心调得安乐 ②
(礼敬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
/圣喜尊者 讲 德雄比丘 译
在佛陀的时代,雨季安居之后所有的比丘都会来顶礼佛陀,并且以他们修行所得到的成就供养佛陀。这六十位比丘也来顶礼佛陀,并且以所证得的成就供养佛陀。佛陀问说:“你们是如何证果的?”他们解释说:“由于摩地迦母的缘故,所以我们才能证果。”当时有一位比丘听到了这件事,心里想:“我也应该到摩地迦母提供的那个地方去修行。”他取得佛陀的允许之后,去到摩地迦母的地方,开始修行。摩地迦母检查这位比丘的心,并且供养他喜欢的食物。这位比丘知道这件事之后,就很精进地修行。经过很艰辛的努力,他才证得禅那及修得观察过去世的智慧。当他观察到过去第九十九世时,发现在那一世摩地迦母是他的妻子,但是不听从他的话。这时摩地迦母也正在以神通力检查这位比丘的情况,她传送一个心念给这位比丘,要他更进一步观察过去第一百世。这位比丘观察之下,发现在那一世中摩地迦母帮他很大的忙,于是他了解到一再投生的痛苦。他依照次第地修行观禅,并且在短时间内证得所有道果。然后他回来见佛陀,解释自己的成就及曾经面对的困难。
那时有许多比丘聚集在佛陀的地方。佛陀诵出这首偈颂并且讲了一次很好的开示,许多比丘在听开示时证得道果。在那次开示中,佛陀教导比丘们修行身体的不净观。古时候许多比丘都修行不净观。在我们出家时,我们也是以不净观作为第一个修行的法门。
我们应当了解为什么我们需要修行不净观及如何修行不净观。
事实上,我们有许多念头都是依靠自己的身体及外在他人的身体而生起。这些念头干扰修行,使修行无法持续不断,使心念散乱。修行身体的三十二个组成部份(三十二身分)及不净观能减少这些散乱的念头。另一个理由是:刚开始修行时心无法保持在单一个目标,而会循着一连串的目标跑。因此,如果我们一连串地修行身体的三十二个部份,心就会慢慢地安定下来,妄想会渐渐减少。
能够直接修行呼吸念(安般念)的人是很好的;但是如果修行呼吸念很长的一段时间仍然没有得到成果,比较有效的办法是修行身体的三十二个部份,观察它们为丑陋、不净。另一个理由是:由于无知的缘故,长久以来我们都一直培育将事物看成美丽与恒常的错误见解。当我们修行身体的三十二个部份及不净观时,这些无知的念头会减少,并且能培育不净及无常的正确见解。这些见解对培育定力很有帮助。
在培育定力的阶段,心里不应生起任何执着,也不应生起任何愤怒或瞋恨。要得到禅定就必须减轻对自己身体及外在他人身体的执着,然后心才能保持在单一目标而培育定力。另一个理由是:在禅定阶段的心是很轻快、很柔软、很好使用的;观察身体的三十二个部份或其中一个部份能帮助心达到那样的阶段。
修行三十二身分时,刚开始必须先背熟三十二个部份的名称。背熟之后,就在背诵的同时也一组一组地专注观察这些部份。当心能够完全专注时,就将心保持专注于单一个或几个部份。如此,当禅修者能够将心保持在单一个目标大约三十分钟时,他的心中会深深地生起不净观、四大分别观①或色遍。这决定于他过去生的修行:如果他过去生中曾经深入地修行不净观,这时候他的心会自动地转向不净观;如果他曾经深入地修行四大分别观,这时候他的心会自动地生起分别四大的智慧;如果他曾经深入地修行色遍,这时候他的心会自动地专注于身体部份的颜色。
【注解】 ①四大分别观:或称为“四界分别观”;分辨四大的个别相状(特相)以培育定力与智慧的修行法门。(四大即四界:地、水、火、风;乃是物质的基本构成元素。)(摘自《嘉义新雨》第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