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愚人的譬喻】(5)
《百喻经》     说人喜

过去有人,共多人众,坐于屋中,叹一外人德行极好,唯有二过:一者喜瞋,二者作事仓卒。尔时此人过在门外,闻作是语,便生瞋恚, 即入其屋,擒彼道己愚恶之人,以手打扑。旁人问言:“何故打也?”其人答言:“我曾何时,喜瞋仓卒?而此人者道,我恒喜瞋恚,作事仓卒,是故打之。”旁人语言:“汝今喜瞋仓卒之相,即时现验,云何讳之?”人说过恶,而起怨责,深为众人怪其愚惑。

譬如世间饮酒之夫,耽荒酗酒作诸放逸,见人呵责,返生尤疾。苦引证作用自明白。若此愚人讳闻己过,见他道说,反欲打扑之。

注释:

①瞋:《大乘五蕴论》释为:“云何为瞋?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即心怀怨恨与损人利己的思想和意识。此处指发火。
  ②恚:愤怒,怨恨。
  ③讳:隐瞒,避忌。指忌讳旁人指出自己的过错。
  ④尤疾:尤,特别的。疾,忌恨。尤疾,责怪和忌恨。

译文:

过去有个人,和许多人坐在屋里,称赞一个当时不在屋里的人品行很好,只是有两个毛病:一是喜欢发火,二是做事欠考虑。正巧这个被议论的人从门口路过,听到这话,立即发怒,冲进屋里,抓住那个说自己毛病的人,动手就打。旁边的人问他道:“为什么打人?”那人回答说:“我什么时候喜欢发火而且做事仓卒呢?而这个人说我总是喜欢发火愤怒,做事情欠考虑,所以打他。”旁边的人说:“现在你喜欢发火而且做事欠考虑的样子已经表现出来了,又为何忌讳别人指出呢?”别人一旦指出过失,就产生怨恨责难的人,难免会使大家怪他愚昧无知。

这就好比世上的酒徒,整日沉溺在杯酒之中,恣情放纵。一旦别人指责,反而产生责怪和怨恨,而且会极力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这样就像愚昧的人忌讳旁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听见别人议论,反而动手打人的道理一样。

辨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提高,当人们已经从生存困境中站立起来,向前发展之时,如何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愈来愈多的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仅仅为个人的富有而竭尽全力,这并不是美满的,而关心集体、他人、社会群体的行为,也在不断地扩大。佛家的“布施”,不仅有财施,也包含着关心他人、以德施人的内容,这一点体现了佛学中所具有的较高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内涵。

从人性上说,人们大都喜欢听到赞誉,而不大爱听批评。承认无知,闻过则喜,非圣即贤。只有知错能改的人,没有绝对正确、从不犯错误的人。听不到批评的人生,是最孤独的人生;常常能听到友人善意劝诫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充实,充满进取希望的人。

               (摘自《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供你思考:

圣法法师在《百喻故事广释》里说:人是最爱面子的动物。就算一个痴痴呆呆的人,也不愿人家说他的坏处。爱面子的人做事好胜,可是世间不如意事常有八九。而且一切成功的事,都经失败而来。自尊心重的人就经不起打击,而懊恼丧志失意,或走上自我毁灭之路。这是很危险的事情,要知世间哪一件辉煌的事业,不是从种种打击失败中而得来呢?

就像“闻过即怒”故事里的愚人说的那样:“他说我脾气毛燥,做事鲁莽,我什么时候毛燥和鲁莽?”众人说:“你现在发脾气不是毛燥,举手打人不是鲁莽是什么?”

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发挥长处,消灭短处是成功的人。若是怕人批评又不肯修改,其长处也因此而被隐没。学佛修行更是要虚心请教,接受人的批评,才能时时改过。不肯接受批评的人,闻过即闷在肚子里,或欲争执到底,甚至发生动武之举,即不但阻塞了善路,一切的是非斗争都由此而发生了。

众生无始以来六道轮回,做过许多善事,也做过许多恶事。善性多即是一个好人,恶性多即恶人。肯改恶性,而发挥善性,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若不肯改恶而让恶性增长,将来地狱、饿鬼、畜生必有份。

上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