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
在愿望和现实面前,要首先立足于现实;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不能代替现实。同样,要想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也必须首先拥有一个充实的现在。不能把握今天的人,也难以把握未来。本文也从侧面反映了印度佛教在产生时与其他教派的思想分歧。
印度在历史上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有的宗教提倡教徒通过苦行来拯救人的心灵和肉体。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却不这样看,他批判婆罗门教提倡的“苦行”,认为其实质是“为得财之方”。他接受了印度早期哲学中“一切皆苦”的人生观,并以如何解脱它作为人生的最高目的。
佛教认为爱为苦之因,是心中苦恼的根本,因此否定爱。那些执意于子女、妻子爱恋的人,由于生、老、病,以及种种原因,最终会沉入悲痛的泥海,好似沉入泥坑的老象。舍去了爱,也就舍去了苦之因。
欲望也是人痛苦的源泉,各种贪欲都会由于不得或得到了又最终会失去而产生苦恼,也被否定,即要舍欲。
佛教选择了圣者出家的生活,不仅为了保护身体而食,还采用了“蜜蜂的生活方式”,好比蜜蜂在花丛中采蜜,并未使花受苦,自己也很快乐。
其追求转迷为悟、离苦得乐、慈悲救世的精神,这些认识中,不乏辩证思想。(摘自《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