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佛教故事

盲人摸象 大萨他婆 

白象和狮子 比舍佉

锄头贤人的故事 八风吹不动

无尽灯 优波离 佛陀问病

三皈依 愚路尊者 还重吗?

一杯牛奶 金刚三昧定 

难陀出家 周利槃陀的故事

五官争功 天下第一傻瓜

一碗馄饨 目犍连救母

故事选读 地藏菩萨的故事

故事与典故 长老偈

   上一页               下一页
 【长老偈】(46)            
 

长老偈·长老尼偈故事

释果平 改写

萨比亚长老的故事 ②

萨比亚的母亲生子后也未放弃对自己所学的修习,并在修练中有诸多体悟。她将自己的修行体悟总结成二十个问题授予萨比亚,并告诉儿子,如果能透彻了悟此二十个问题,对修行将大有裨益。

不久,萨比亚的母亲功行圆满,死后往生大梵天。

萨比亚牢记母亲传下的二十个问题,并四处寻师问道,希望有人能解答这二十个难题。但令萨比亚失望的是,他四处行脚问遍了外道诸师,以及著名的婆罗门学者,他们均无法圆满地回答这二十个问题。

后来萨比亚听人说起遍知的佛陀,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了佛陀住的竹林精舍。萨比亚礼拜完佛陀,便向佛陀请教那二十个难题。

佛陀听完后,深刻透彻地回答了萨比亚的问题。并因此问答,集成了后来的《萨比亚经》。

萨比亚听完佛陀的无误回答后非常满意,并对佛陀的无漏智慧感佩万分,当时便决定舍弃外道皈依佛陀出家。

出家后,由于本具的修行功底,及修行中的精勤努力,萨比亚很快就依循正法的教授修成圣果。

证果后的萨比亚身边仍然跟随有很多学法弟子,当萨比亚得知提婆达多聚集六群比丘想方设法要破坏僧团时,为了怕身边弟子听从邪说参与破僧的邪行,他就教导身边弟子说:“很多修行人,名为修行却并不知道人生是无常的,不知道自己也将最终毁灭,所以作恶多端。如果人人都能如实地知晓一切皆是无常,这铁一般的事实,那些无谓的争吵自然就会息灭。很多愚痴无智的人,自认为自己离死期还很遥远,所以不修善法,与恶为伍。如果修道人能真正悟透生死大法,那他就是病者中的健儿,他将不会再去做与解决生死大事无关的事。如果修行人身在僧团中,却不重视僧团的制度,自身的戒律行持又不清净,对佛陀制定的净梵行戒规心生怀疑,这样的修行人是绝对修不成圣果的。还有,如果修行人不知道敬重僧中的上座长老,自视高大,骄慢无礼,那么他要想求到真正的道法就如同天地之隔一样,永不可能。”(完)

《长老偈》

邓殿臣 译

一一一 金得长老偈

小传:出生于摩揭陀国金得镇地方太守之家。成人后学诸明技艺,体尝到世俗生活的艰辛困苦;又看到出家人甚是清贫,理解佛法更为不易。在家出家,难以选择。后到佛驻足处听法,才出家得业处,修观,终成罗汉。回忆在家时的见地,颂出此偈。
偈陀111

居家诚艰难,出家岂容易?
  佛法甚深奥,世财亦难得。
  人生循何路,我心难决择,
   (但观世间物),无常是法则

一一二 瓦洽高达长老偈

小传:王舍城婆罗门种,青年时学得知识技艺,意识到仅学习吠陀仍不能得解脱。于是随外道出家,游化时遇佛,向佛请益,得满意解答,遂归佛门。修观得六通。
偈陀112

我已得三明,禅观亦修成。
  既得罗汉果,能使心平静。
  佛所教之法,我今已实行

一一三 林犊长老偈

小传:名Vanavaccha(音译“瓦那瓦加”,意译“林犊”)。王舍城婆罗门种,家庭富有。青年时见瓶沙王供养佛陀,心生敬仰,遂出家为僧,修成罗汉。为求清静而常居林中,人称“林犊”。一次因事回王舍城居住数日,迫不及待,欲返山林。亲友留僧久住,表示愿意供养;僧执意不肯,颂此偈以明其志。
偈陀113

山有怡人水,复有白石广。
  猴兽常出没,青苔满山岗。
  山林惬我意,不愿居城巷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