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中国禅宗】(12)            
 又名一心禅、非次第禅、祖师禅
 

乐在禅中⑤ 

随缘自适,便无处不可逍遥自在。沩山灵祐常说:“道人之心,一切时中,视听寻常,更无委曲……如秋水澄渟,清净无为,澹泞无石以,唤他作道人,亦名无事人。”临济义玄也说:“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着衣吃饭,困来即眠。”洞山良价甚至说:“心种种驰求,觅佛觅祖,乃至菩提涅槃,几时休歇!……不知犁牛白牯兀兀无知,不知佛,不知祖,乃至菩提涅槃、善恶因果,但饥来吃草,渴来饮水。”他们所标示的这种呈现在平常生活中的风采,其实就是做一个“不离一切事”而又“不被诸境惑”的“自在人”。(摘自《顿悟人生》 陈文新著)

         禅诗               

             雷电喧轰海岳昏           

             一家愁闭雨中门           

             狂风忽起乌云散           

             白日满天星斗分           

             宋·保宁仁勇禅师           

 

             昨日东风偶然恶

             桃花乱落红如雨 

             昨夜东风又发狂 

             满地不知何处去

             宋·白云守瑞之偈 

       入禅之门

              净慧法师讲于上海玉佛寺

第二讲 什么是禅 ④

慧可从达摩那里得到安心法门,这就是中国禅宗的开始,经过两百多年才传到了六祖慧能。在六祖以前都是一个人传一个人,所谓六代传灯,这六代基本上是单传。为什么是单传?并不是不想多传,而是难得其人。这当中,从二祖到三祖、四祖,都是信受的人很少。

四祖就是黄梅双峰山的道信大师。最近四祖道信禅师的道场正觉禅寺,在本焕老和尚的主持下,经过四年多的时间得到全面的复兴。那个地方非常好,是一个出人才的地方。从四祖开始才开了一个道场,建立了传法的基地,而且据文献上描述,四祖是“大敞禅门,广接徒众”。就是说禅宗到了四祖,才真正逐步地打开了局面。
                        (摘自《入禅之门》净慧法师)

禅的精神  

有人问缘观禅师(五代):“怎样才是认识了自我呢?”

禅师回答:“寰中天子,塞外将军。”

这一答语充溢着重视自己,自我为主的禅的精神。

重视自我自心是认识和恢复自我自心的本来面目和宝贵价值,并非不切实际的狂妄自大。禅一方面认为人人具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另一方面也指出,人的根器才具是有上中下之分的。了解这一点便能更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认识自己在人群中应有的适当位置。正如北宋时清满禅师所说:“堪作梁的作梁,堪作柱的作柱。
                      (摘自《中国禅宗语录大观》序言 袁宾)

道信语录

[禅师简介] 道信(580-651),俗姓司马,祖居河内(今河南沁阳县),后迁居于蕲州(湖北蕲春县)。得法于三祖僧璨。因曾和他的门徒弘忍同在湖北黄梅东山传道,故世称其道为东山法门。他是中国禅宗的第四祖。

7、犹有纹彩

[原文]问曰:“诸圣从何而证?”师云:“廓然廓然。”子曰:“与摩则无圣去也。”师曰:“犹有这个纹彩在。”(据《祖堂集》卷二)

[译文] 孩子问道:“以往的诸位佛圣如何印证?”道信禅师回答:“空空寂寂。”孩子说:“如此则没有佛圣了。”禅师说:“还有着这种纹彩呢。”

[提要] 道信的“纹彩”之语系批评弘忍的领悟并不透彻,还存留强生区分的痕迹。因为弘忍既明确地说“无圣”,那就和“有圣”区分对立了,也就说明他心中仍有着“有圣”的概念。

[注释] ①子——指五祖弘忍,传说他当时年仅七岁。

    ②与摩——如此,这样。
                      (摘自《中国禅宗语录大观》袁宾编著)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