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中国禅宗】(27)            
 又名一心禅、非次第禅、祖师禅
 

禅宗的悟与公案 ⑾

  □禅宗与中国文学

  禅是对迷途者的呼唤,禅为文学家观照人生提供了一双睿智的眼睛。

禅宗对中国文学的渗透与影响,是个极有魅力的话题。禅与诗的关系尤其引人注目。

表面看去,禅与诗是不相干的,前者属于人生哲学,后者属于艺术。但它们都注重对宇宙本体的直觉,注重对人生充满生机的领悟,注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于是,二者便自然地有了沟通。(摘自《顿悟人生》 陈文新著)

  入禅之门

           净慧法师讲于上海玉佛寺

第二讲 什么是禅 (19)

在这里我想提一提赵州和尚,赵州祖师。他一生活到一百二十岁。翻开他的语录一看,就可以发现,他的一生真是艺术化的生活。他是一个极好的艺术形象,超脱、自由、自在。人家来向他请法,问怎么样修行,他说:“你请坐一会,我还有点事要去做。”去做什么呢?他到洗手间去。从洗手间回来了,他再对那位参访者说:“你要知道修行这件事,别人是无法代替的,连我要上洗手间这一点小事别人都代替不了。修行这么大的事情,光说是不行的,一定要自己踏实去做。”他用这样的方法来说法。我们现在没有修行的人像这样说法,真这么说人家会说你神经病。但是他这样说,人家相信,因为他有德望,有摄受力。多潇洒,多自在! (摘自《入禅之门》净慧法师)

慧能语录

  20、清净法身 ①

原文】世人性自净,万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思量一切善事,便修于善行。如是一切法尽在自性。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只为云覆盖,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

译文】世上人性本来清净,万事万物都在自性中产生。如果思量一切恶事,就会作恶;如果思量一切善事,就会行善。所以一切事物都在于自性。自性永远清净,如日月永远明亮一般。只因为乌云覆盖,上面明亮下面昏暗,所以不能清楚地看到日月星辰。

注释】①万法——指万事万物。下文“一切法”指一切事物。
                     摘自《中国禅宗语录大观》袁宾编著

达磨以前的中国禅学 ⒁

(六)道安对禅学的影响 ③

在道安的著述中,与禅门至关重要者,则般若之弘通及禅经之注解。《出三藏记集》卷六,有道安作《安般注序》,《十二门经序》,卷七有《道行经序》,卷八有《摩诃钵罗若波罗密经抄序》。同书卷五有《新集安公注经及杂经志录〉,列安公著作。

道安所著诸经注解虽然湮没不传,但他的般若思想,尚可从现存的《安般注序》等文中窥其大概,对于当时修习禅定的人影响至深。(摘自《禅宗大意》正果著)

禅是一种自在

后来,来了一只跳蚤,看到虱子红光满面、快活不已,又看到自己整天为填饱肚子忙忙碌碌,依然瘦得可怜,羡慕地向虱子请教健身美容的秘方。

虱子说:“我遵守上人的规定,上人坐禅我休息,上人不打坐,我就出来活动活动。”跳蚤于是请求跟虱子一起生活,虱子说:“只要你能遵守我们的约定就行。”哪知跳蚤爱动爱跳,消化能力特别好,才刚吃饱喝足,到了比丘坐禅时又是饥肠辘辘,再加上阵阵肉香的吸引,禁不住跳出来大咬几口,比丘定中惊起,以为虱子不守规定,急着脱下衣服要捉虱子定罪,不料,衣服触到身旁的火炉烧了起来,虱子和跳蚤双双遭殃。禅师虽有定通力,能与虱子沟通订条约,可是功夫不够,仍有触怒的烦恼,所以还不能观法自在而得逍遥。摘自《禅菩提》 释心道著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