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中国禅宗】(52)            
 又名一心禅、非次第禅、祖师禅
 

入禅之门

净慧法师讲于上海玉佛寺

第二讲 达摩禅法 (21)

这里讲的理入实际上就是从禅的正修、正行出发,要把握修行的关键是什么。修行的关键就是要把握到它的核心、它的实相、它的源头、它的本质。如果忘记了修行的中心目标是什么,只是在助行上面兜圈子,那就叫舍本而逐末,或者叫本末倒置。所以修行禅法要找到根本,找到了根本,我们才真正有门可入,找不到根本就无门可入。

通过刚才初步地了解达摩的思想,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禅宗所提倡的一些思想或者修行方法,从菩提达摩的这些教诲当中都能够找到根源。这篇文章才五百多字,虽然从字面上看好像不是在讲禅,但是全篇的义理都与禅有密切的联系,可以看作是修禅的入门方便,或者说是基本教材。

刚才我也提到,在理入方面值得留意的就是要知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之所以不能“显了”,就是因为被“客尘所覆”,所以我们要能够“舍妄归真”。 (摘自《入禅之门》净慧法师)

 

寂静修 ③

相传佛到忉利天,为母说完《地藏经》要下来时,四众弟子按照先后来到的次序排队等候。有一位莲花色比丘尼很好胜,要抢着第一个见到佛陀的光荣,就以神通化为轮王,跑在最前面,第一个迎接到佛。高兴不已,却被佛笑说为痴人,佛陀说:“第一个见到我的人,是须菩提而不是你。”莲花色比丘尼觉得很奇怪:“明明是我第一个见到佛陀的人,怎么说是须菩提呢?更何况须菩提到现在还没出现呢?”于是佛陀说:“须菩提在林间晏坐,因了悟诸法缘起性空,已经从性空法中见到我,你执相求佛,哪里会见到我呢?”《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教诫所有学佛的人,不要著相求佛,只要从佛法中多闻薰习,佛就在心中了。

(摘自《禅菩提》释心道著)

 

玄素语录

40. 贤愚一致

【原文】后居京口鹤林寺,尝一日,有屠者礼谒,愿就所居办供,师欣然前往,众皆讶之。师曰:“佛性平等,贤愚一致。但可度者,吾即度之,复何差别之有?”(据《景德传灯录》卷四)

【译文】玄素禅师后来住持京口鹤林寺,有一天,一个屠夫来拜访,希望在他的住宅里设办斋供,禅师高兴地去了,众人对此感到惊讶。禅师说:“佛性平等,贤人和愚者都一致,凡是可度的人,我就度他,又有什么差别呢?”

【注释】①度──使人解脱俗世烦恼和苦难。

(摘自《中国禅宗语录大观》袁宾编著)

 

达摩以前的中国禅学 (38)

(十四)宝志是祖师禅的肇始者 ①

据《高僧传》所说,宝志(亦作保志)是一位神异莫测的异人,示现的灵迹甚多。他少年出家,即师事钟山道林寺僧俭,专修禅观。《高僧传》卷十一说:

‘释保志,本姓朱,金城人,少出家,止京师道林寺。师事沙门僧俭为和尚,修习禅业。至宋泰始(466—471)初,忽如僻异。居止无定,饮食无时,发长数寸,常跣行街巷,执一锡杖,杖头挂剪刀及镜,或挂一两匹帛。齐建元(480—482)中,稍见异迹。数日不食,亦无饥容。与人言,始若难晓,后皆效验。时或赋诗,言如谶记。京土士庶,皆敬事之。齐武帝谓其惑众,收驻建康。明旦人见其入市,还检狱中,志犹在焉。……(梁武帝)即位,下诏曰:志公迹拘尘垢,神游冥寂。水火不能焦濡,蛇虎不能侵惧。语其佛理,则声闻以上。谈及隐沦,则遁仙高者。岂得以俗士常情,空相拘制,何其鄙狭一至于此。自今行来,随意出入,勿得复禁。志自是多出入禁内。……志知名显奇,四十余载。士女恭事者,数不可称。至天监十三年(514)冬,于台后堂谓人曰:菩萨将去。未及旬日,无疾而终。尸骸香软,形貌熙悦。临亡,自燃一烛,以付后阁舍人吴庆。庆即启闻。

(摘自《禅宗大意》正果著)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