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下一页

 八正道 (15)
        ──佛陀的安乐之道
(斯里兰卡)德宝法师 著 赖隆彦 译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佛陀对于因果的教导清楚地说明,个人幸福与满足的基础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否认自己的缺点,并将不满归咎于世间,将使你一直处于痛苦中。不好的事发生在每个人身上,只要将问题推给父母或社会,你就给了自己不改变的借口。一旦对自己的情况负责,即便别人对它也有责任,你将开始在正道上前进。

对我来说,我们扭曲实相,以及借口不负责的方式至少有三种。第一,我们认为不快乐是由外在世界所引起,因而把一切精力与心神导向外在。我们专心致志,甚至有时着迷于尝试清理周遭的人,好像只要他们完善,就能带来解脱。或我们尝试整顿社会,以为只要改正社会缺失,就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只要饥饿、战争与污染消除,我们就会快乐。”

想要改善社会当然值得赞许,我们看见人们的苦难,悲心油然而生,因此积极地去减轻他们的痛苦。但我们经常忽略一件事,当尝试改正别人时,忘记或隐藏了自己的问题。我们的借口是,社会上有那么多缺失需要整治,哪有时间去改善自己。

事实上,我们可能缺少诚实与勇气,去检视自己真正的动机。投入社会运动的人可能很有同情心,并热衷公益,但有些人不敢承认自己真正的动机。我们都知道帮助弱势能带来权力感,那是在和不需依赖我们的人共事时所得不到的。渴望权力是原始的本能,我们需要更多的诚实,去看清帮助别人有多少成分是发自这个渴望。认清行动背后的动机,能帮助我们实事求是地在拯救别人之前,先整顿好自己的家。

不为自己行为负责的第二个借口是,坚持问题和我们无关。我们只在乎自己的目标与欢乐,而很少去考虑这种做法对别人有何影响。内心深处,我们可能认为外在世界不重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虚构的。若能聆听自己的心念,会听到自己说:“只有我存在,且只有我关心的事才重要,其他的事都没关系。”

看看公众人物吧!他们嘴上说的是一套价值,但私底下做的却背道而驰。这些人只在乎自己。有些诚实一点的人承认,他们真正渴望的目标是发财、权力或声望,然而,他们还是找到一个不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方式。他们以此方式自欺,认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比任何其他的事都更重要,或相信只要达到目标就会快乐,不管一路上谁会受伤。

第三种回避个人问题的方式是,干脆逃离它们。我们都如此做,看电视或翻冰箱找巧克力冰淇淋,是回避诚实自省的典型方式。你哄骗身心让它们舒服与放松,然后上床睡觉。时间流逝,除了变老与变胖,其他什么也没改变。挑战的关键是,有勇气去问为什么。

我们不时地放纵自己以这些方式逃避责任,它们带来一些暂时的慰藉与安逸,但对于我们的问题无法提供真实与持久的解答。无论你尝试改变、忽略或逃避世界,都还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生命上下浮沉,都是我们所创造,这个乘载工具──我们的身心组合──充满艰险。根据佛陀的教导,唯一有效的事是,设法改善唯一有能力使自己与世界快乐的工具──自己的心。

了解第三谛──苦的止息

佛陀的第三谛是承诺有苦灭,那个灭来自完全断除一切执著、一切贪欲。我们已了解有因果业报,以及应为自己的身、口、意行负责,由此不难了解我们对于自己的苦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此时,我们很难想象全然的快乐是什么样的感觉,永远没有贪或嗔的感觉会怎样?

这个问题也出现在佛陀的弟子们间。有一天,佛陀的两位上首弟子之一、本身已觉悟的舍利弗尊者,和一群比丘们讨论佛法。他们问他:“尊者,这个被佛陀称为‘涅槃’的永远快乐的状态,被说成为非经验的快乐。不被经验的事如何被称为快乐呢?”

舍利弗回答:“它正因此而被称为快乐。”

换言之,快乐是由不被经验的事所构成。第三谛教导我们,快乐是泯除内心的一切不善法──一切贪、嗔与痴。当我们最后终于成功地熄灭燃烧眼、耳、鼻、舌、身、意的内在之火时,将体验完全的快乐、安稳。我们可能很难想象这种状态的感觉像什么,但唯一的解答是遵循迈向这个目标的正道。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