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悯
“悲”是佛陀鼓励我们培养的第三种正思维,是指对于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它是自发与正面的反应,由衷希望减轻别人的痛苦。
悲需要一个对象。为了修悲,你必须回想亲身经历过的痛苦,注意别人的痛苦,然后直觉地将别人的苦难联想成是自己的。例如,假设你听到有小孩遭到鞭打或虐待,也许它令你想起自己遭到虐待时的痛苦感受,因此对这小孩的痛苦感同身受,而打从心底祈求:“愿这种痛苦不会发生在世间任何人身上,希望没有小孩受到我所曾受过的虐待之苦。”或当某人生病时,回想疾病如何令你不悦与痛苦,因此希望别再有人受到同样的痛苦与煎熬。或想起和心爱的人分开时的心碎感受,这回忆使你对任何因死亡、距离或拒绝,而和所爱的人分开者,心生悲悯,因而不希望再有人经历那种痛苦。
慈与悲紧密相连。当充满慈心时,你的心胸开放,且内心清明到足以看见别人的痛苦。例如,某人以势利与轻蔑的方式对待你,慈爱的态度将帮助你看出这个恶行,必然是因某些问题或此人所经历的内心伤害所引起。由于你的生活中也曾为问题所苦,所以悲心油然而生,你自忖:“这个人一定很痛苦,我能怎么帮忙?若我生气或沮丧,那我将无法提供任何帮助,甚至可能加剧他的问题。”你若持续以慈爱与友善的方式行动,他也许将立即得益,否则最后亦将获益。也许一段时间之后,他会佩服你竟然能在挑衅之下依然维持慈爱,且仿效这种对别人的友善方式。
在以下的大乘传说中,那些践行佛道者的悲心是非比寻常的:
有一次,一位修习悲心禅的比丘想要累积足够的福报,以亲眼目睹弥勒佛慈氏。比丘的修行已使心非常柔软,不会伤害任何众生。
有一天,他看见一只狗躺在路边痛苦地呻吟,这只可怜动物的烂疮上爬满蛆。比丘跪在这只狗前,第一个想法是拔开狗儿伤口上的蛆。但接着他想:“若我用树枝移动这些虫,可能会伤害它们。若我用手指,又可能捏死它们,因为它们非常脆弱。若我把它们移到地上,它们则可能被踩死。”
于是他知道该如何做。他从自己的大腿割下一块肉摆在地上,然后跪下来伸出舌头去舔狗儿身上的蛆,并把它们移到自己的肉上。
就在他如此做时,这只狗瞬间化身为弥勒佛慈氏。
我们可能认为自己是慈悲的人,但慈悲的程度根本无法与此相比!痛苦围绕着我们。我们每天都有许多机会修习悲心,但经常发现它很困难。为什么?答案是那个痛苦──即使是别人的──是难以承受的。为了回避它,我们转身离开,关起门来,让自己紧绷与僵硬。修习正念,帮助我们放松并软化生命呈现的一切。当我们让自己的心变柔软,且保持心胸开放时,悲心就会源源不绝地涌现。
在生活中为人修悲一定很有挑战性,但它对我们现在与未来的快乐很重要。父母、伴侣与子女需要我们的悲悯,我们也需要对自己悲悯。
悲悯自己
你们有些人或许会质疑为何要对自己修悲。你们可能会说:“关心自己是自私,我的需求不重要,真正的修行是悲悯别人。”这句话很动听,但你很可能是在欺骗自己。当你仔细观察心时,会发现在这世上你最关心的还是自己。
这并没有什么错。事实上,悲悯自己是对别人修悲的基础。诚如佛陀所说:“以我的心遍察世间,我找不到比自己更亲密的人。由于自己比任何人都更亲密,因此推己及人,爱自己的人绝不应伤害别人。”
我们误以为对自己严苛或贬抑自己,是更有教养或“更崇高”的。佛陀透过自己的经验发现自虐无法导致觉悟,我们当然确实需要修习自制,但应是出于自身最佳利益而决定如此做。平心而论,宽容与温和的自律,其实是修习悲悯自己的一个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