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我国留缅学僧学成回国

作者:大光
法音 2001年第5期  

过午不食

佛教认为晨朝是诸天食,日中是诸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因此比丘日中而食,过午不食。这样可减少昏沉,无宿食患,身心安稳,心易得定。过午不食本是佛制戒律,可贵的是缅甸僧人们依佛制戒律而行,始终保持着过午不食的传统。

中国僧人一日三餐,有的甚至吃四餐或加夜宵,有违佛制,亦妨道业。出家人过午不食与道相应,能除淫心,得清净心,身心趋于安乐,自他兼利。应提倡慎食、非时不食、不零食、不美食、不贪食、不过食、知量而食、过午不食、不食五辛、不故食肉,恪遵佛制。

一色袈裟

在缅甸从大长老到年轻比丘穿的都是纯一棕色的袈裟,看上去没有等级差别,让人生起平等、和合、清净之感。由于中土等级观念严重,遂波及僧团,大和尚衣袍五颜六色,各随其好。佛昔预记,末法袈裟变为五彩。今时北传佛教服饰披著诚为末法衰相。我们想,中国僧人的法服若能够统一、体现僧伽和合平等的精神该有多好。

僧伽教育

缅甸佛教一个很大的特色即是注重僧伽教育。僧人从十来岁当沙弥开始就在长老严厉的管教下背诵巴利经文,这样到二三十岁后才能逐渐融会贯通。这当中一二十年背诵经典的功夫,世间人望尘莫及。对一些主要经典像《摄阿毗达磨义论》、《戒律》、《吉祥经》等一律要求背诵。能背很多经典是缅甸僧人自我教育、弘法利生的硬功夫。他们讲经说法,眼睛一闭经文滚滚而出,坐谈几个小时、几天甚至几个月都不在乎,很让人赞叹。由于双语教材比较多,用外语直接教授经典起步高、收效显著,在缅甸有许多和尚英语说得很好。全国各地到处都有初中高不同等级的佛法教育机构,其中仰光和曼德勒的国立佛教大学规模最大,每年选拔全国的优秀僧才作进一步的强化培养。在接受教理教育的同时,佛教大学的学僧要进行禅修训练和弘法实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学风道风并重。政府每年都要对僧人进行经律论三藏的考核,以促进僧团整体素质的提升,并以此作为晋升僧阶以及提供相应政治地位和社会待遇的依据。同样也为在家人设置考点,颁发不同层次的文凭,给予不同的激励。这样带动了僧团和在家居士研究经典的热潮,推动了佛法的发展和传播,使佛教界人才层出不穷。缅甸现有四位长老能背诵全部巴利三藏。缅甸政府规定,凡是能背诵三藏经典的僧人,在国内外一切旅行参观费用由政府承担,可以免费周游世界各地。缅甸很注重僧人形象,在戒律行持上要求非常严格。佛教界对巴利经典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教理教育很发达,懂佛法、会说法的人很多。由于是佛教国家,佛教教育有优良的传统和坚实的群众基础。政府对佛教政策优惠,对僧人特别照顾,为佛法的传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缘。

坐禅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坐禅是缅甸佛教行持的根本法门,全国各地有许多著名的禅坐中心,象马哈西、幸福禅坐中心、毛够、帕奥、得映过、倒过等地方都很受群众欢迎。流行的禅法主要是安止禅和超越禅。所谓安止禅就是以修定为目的,有观气息出入,有观肚皮起伏,有观身心变化,进而开发出四十种修习禅定的方法:观十遍处:地、水、火、风、青、黄、赤、白、光明遍、限定虚空遍;观十不净:膨胀、青瘀、脓烂、断坏、食残、散乱、斩斫离散相、血涂、虫聚、骸骨;十随念:佛、法、僧、戒、施、天、死、身、安、寂;四梵住:慈、悲、喜、舍;四无色界: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食厌想修习和四界差别。修定者根据自己的禀性取其所好,以某一处为修定所依止,将身心安住在所缘的境界中。这是为了使修行者能深入禅定而提出的四十种权巧方便。超越禅则是建立在安止禅的基础上,以达到涅槃、超越生死为目的,主要通过观察无常、苦、空、无我,身心刹那生灭,没有一个主宰之体,心灭则种种法灭,苦、身心感受的寂灭可以超越生死,最后达到自性净为宗旨。禅理的清晰、单纯以及进禅堂的方便(只要认真修行,遵守禅堂的规矩),使缅甸的禅风很浓。我们来缅甸四五年,节假日在各处禅堂接受禅修训练好几个月,身心受益无量。通过远离一切世间事务,专注于身心宁静的修习,可以使人逐渐从繁琐的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恢复生命体最佳的生存状态。禅能真正利益众生,所以各地禅堂林立,得到信众的护持。这是缅甸佛教兴盛的一大因缘。

佛法只有通过加大行持的力量,才能真正利益众生。国内一些佛学院办学不太成功,就在于忽视戒定的训练,只重闻思智慧,结果头重脚轻,很难出真正的人才。世出世间法的成就都需要定力专注,应该加大对修行道场的投入,专门的修持道场的建立是佛法住世不可忽视的要点。

上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我国留缅学僧
学成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