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陀的足迹 (7)~(8)

(原文摘自《故道白云》,一行禅师/著, 何惠仪/译)
智地/以文写诗

(24)
送别随佛陀远行的亲人

缚悉底的弟妹一早已经起来准备送行。罗睺罗对他们一一轻声嘱咐,鼓励他们要坚强和互相照顾。他更承诺,每当他路经此地,必定会来优楼频螺探访他们。缚悉底一家与善生跟着佛陀和比丘们一同来到河边。就在这里,他们全部合上掌来,向佛陀、诸比丘、罗睺罗及缚悉底道别。

(诗)

罗睺罗向缚悉底的弟妹轻声嘱咐,
鼓励他们互相照顾。
也会在路过时来探望他们。
准备送行的弟妹和善生,
随佛陀和比丘们来到河边。
在这里,
他们合上掌来道别。

人世间送亲人远行是常有的事,
去求学是为了光耀门庭,
去经营是为了荣华富贵。
唯有跟随佛陀的行者,
却是为了来到觉悟的彼岸 。

(25)
心随着缓慢的步伐而平静

缚悉底心里感到既惶恐又喜悦。他紧张得胃里打结。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离开优楼频螺。佛陀说过,需要十天时间才可以到达王舍城。平常人是可以走得快一点的,但佛陀和他的比丘们行得比较慢,而且十分从容。当缚悉底的步伐放缓,他的心也跟着平静下来。他现在已全心全意地投入了佛、法、僧之中。而这就是他要走的道路。他再转过头来,最后深情地看着他熟悉的人群和土地,善生和他的弟妹渐渐在他的视线中变成尘土般细小,溶入了林树的影子里。

(诗)

缚悉底心里惶恐又喜悦,
这是他第一次离别家乡。
十天的路程才能到达王舍城。
佛陀和比丘们行路的步伐,
总是那么从容,
缚悉底随着缓慢的步伐,
他的心也跟着平静下来。
投入了佛法僧的行列。
这就是他要走的道路。
善生和他的弟妹,
渐渐在他的视线中变成尘土般细小,
在树影中消失。

急行的人难从容,
安详的人不急行。
竞走在名利道上的世人为争先,
安步于觉悟路途的行者心平静。
证道的人回顾世间如微尘,
如幻如影随着相距的遥远而消失。

(26)
没有疲态平和地前进

对缚悉底来说,佛陀的步行就是为享受步行而行的。他似乎全不在乎是否会达到目的地。他的比丘们也是如此,没有一个人呈现些微的紧张和不耐烦。或希望尽快到达目的地。每个人的步伐都是那么缓稳平和,就像一起在写意地漫步,没有一点疲态。而每一天,他们都可以走上一段很长的路程。

(诗)

安详的步行似乎在为享受而行。
佛陀和比丘们没有些微的紧张和不耐烦,
似乎全不在乎是否会达到目的地。
步伐是那样的平和没有疲态,
每天都可以走上一段很长的路程。

修行的脚步应该是不紧亦不弛,
不必努力有个急于想达到的目标。
没有疲态的平和地前进,
会使你每天都可以走上一段很长的路程。

(27)
步行观息

每天早晨,他们会到附近的村落中乞食。他们以佛陀为首,长列排行。缚悉底走在最后,贴罗睺罗后面。他们步行时静悄庄严,每踏一步都专注地留意着每一下呼吸。他们不时会停下来接受村民的供养,使他们有机会把食物放进钵内。有些村民恭敬地跪在路旁,等候着供僧。当比丘们接受食物时,他们都默默地为村民诵经祝祷。

(诗)

每天早晨,
他们会到附近的村落中乞食。
有些村民为等候着供僧恭敬地跪在路旁。
他们长列排行以佛陀为首,
最后是缚悉底走在罗睺罗后面。
他们静悄庄严的步行,
每踏一步都专注地留意每一下呼吸。
他们接受村民供养时把食物放在钵里,
默默地为村民诵经祝祷。
佛陀去世后的时代里,
佛教传入中国大都起了变化。
比丘的乞食成了接受钱财供养而自搞伙食进斋堂,
某些人又乐于摆圆桌常宴会。
高贵美味的素食已堕于享受,
这样的生活方式离开佛陀的队伍就越远了。

(28)
食后洗手

乞食完毕,他们会慢慢地离开村落,找一处树荫草坪坐下来进食。他们围成一个圈子坐下,小心地将食物分配到每一个钵中。罗睺罗到附近的溪涧盛一瓶清水回来,恭敬地拿到佛陀跟前。当佛陀合上双手形成莲花状后,罗睺罗便把水慢慢倒在佛陀的手上,让他清洗双手。

他同样地依次地给每人洗净双手,最后才轮到缚悉底。因为缚悉底还未有他自己的钵,于是罗睺罗便把自己一半的食物放到一片大蕉叶上,分给他的好朋友。进食前,比丘们都合掌念诵,然后才默默地吃,留心注意着每一口食物。

(诗)

乞食完毕的比丘们离开了村落,
找了树荫草坪处围坐成一个圈子坐下进食。
罗睺罗到附近盛了瓶清水回来,
把水慢慢地倒在佛合成莲花状的双手上。
他同样依次地给每人洗净双手。
缚悉底还未有自己的钵,
罗睺罗分一半食物给他放在一片大蕉叶上。
比丘们合掌念诵默默地注意着每一口食物。
比丘露地坐,
天地为大庐。
如今世俗的年青人还常喜欢到郊外去野餐,
可惜不乞食的比丘们早已享受不到这样的自在风味。

(29)
行禅和坐禅

进食后,一些比丘会修习行禅,另一些则修习坐禅,更有一些会午睡一会。等到日间最热的时间过后,他们才又再次动身,继续旅程,直至入黑。他们一边行,一边留意有什么地方可以歇宿,而最理想的地方,当然就是那些不会受搔扰的森林了。

(诗)

进食后的比丘们,
有在行禅,
有在坐禅,
也有在午睡一会。
待日间最热的时间过后才继续旅程。
他们边行边留意入黑歇宿的地方,
就是那不受干扰的森林了。
今日比丘住宿寺院该称精舍了,
若再贪住宾馆,那离佛陀的足迹就太远了。

  上一页

 
                      下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