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正是因为人类具备了思想,那他们跟动物有什么区别?若不是因为人类有思想,当被逼到绝境时,他们的处境不是比动物更可悲吗?对抗这个趋势的惟一方法,就是当你在能够这么做的情况下,就要完全地准备妥当。
我必须为如此的粗率而道歉,但是如果劝告人们去行善避恶的教导,被认为是粗率的话,那么它就意味着法义或真理已经难以被接受了,而世界也接近末日了。纵容于招致痛苦的各种恶行而不能接纳真理,只把它看做像一些粗陋的东西,那世界还有什么希望?
以上回答的记录,尽可能地接近尊者阿迦曼所作的回答,以便保持它的原始风味,这就是他回答问题的典型方式。
不论他到哪里,都有着关于法义的问题请问他,但是它们太多了,无法记忆或记录。
◎ 在乌东泰尼
尊者阿迦曼离开那空拉加西马继续前往乌东泰尼。他到达了空科城,许许多多的人们到火车站来迎接他,他们请他终止他的旅程一段时间,然而他说他不能这么做,因为这城镇早先并不包括在他的旅程之中。
到达乌东泰尼,他首先到菩提颂风寺,跟他的上座赵坤达摩伽地住在一起,他在那里受到许多来自乌东泰尼各地,也有来自诺格凯城和沙口那空的人们恭敬地欢迎。
从菩提颂风寺,他前往诺涅尼维特寺,他在那里过雨期安居。在这里,他的上座赵坤达摩伽地经常地率领成群的在家善信,包括政府官员、生意人和一般人们,在每一个斋日(满月日、半月日、和新月的前一日)来看他,请他开示。他的上座被乌东泰尼的人们视为他们的恩人,他给他们带来了尊者阿迦曼。他曾经辛苦地前往清迈,那距离乌东泰尼非常遥远(当时两个城市之间没有直接的交通,甚至两个地区之间也没有。必须从东北到曼谷,国家的中心部位,然后再上清迈,它在北方,然后进入尊者阿迦曼所住的旷野地区,那距离清迈城仍然很远)。他的上座一直非常地热衷于佛教的修行方面,从未倦怠地致力于法义的探讨,尤其是在它的实践方面。他始终深为尊者阿迦曼所感动,尊者在乌东泰尼期间的一切需要,都由他照料,从未疏忽了代表其他人问候尊者的健康和需要。他经常力劝人们前去看望尊者请他开示。如果他们不敢独自前往,他就很乐意地志愿去介绍他们给尊者阿迦曼。
雨期安居过后,尊者阿迦曼喜欢城外一个隐居的地方。诺拿建村,大约离城十二公里,是他住了一段很长期间的地方。它是一个安静的林区,有着茂盛的绿色森林,十分适合他。
在乌东泰尼的雨期安居期间,他对乌东泰尼本地和邻近城镇的比丘、沙弥和在家人的精神提升,有着非常大的贡献。那里有川流不息的比丘和在家的弟子前来听他说法并依他而作功德,他们大多数在他前往清迈以前就已经是他的弟子了。知道他的归来,他们都很高兴而前来看他请求开示。他当时大约七十岁的年纪了,仍然很活跃。事实上,他总是活力充沛而不喜欢在一个地方停留很久。他喜欢独自游行,在旷野里过着孤独的生活。
◎ 前生的爱情
就像在其它地方,许多人们请教他的问题,有些也跟其它地方的问题相似,大致上有两个重要的问题。第一个有关于个人心里天生的性格和性向,尊者阿迦曼解释为那是个人前生的决心,成为后来导致可见结果的根本原因。因此那个人自己的动机为他自己产生了连续的结果。第二个处理的就是由于在过去生或多生曾为夫妻,而被称为“一见钟情”的问题。
问:我们怎么知道这对男女的爱情是否缘自他们的前生或者是在此生他们才相遇呢?
尊者阿迦曼:对于普通人,是没有办法加以区别两者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彼此盲目地(也就是出于感情地)相爱,很像一个饥饿盲目的人,把他抓住的任何东西往他嘴里塞,不管它是什么,它的味道或营养价值如何。每次,他惟一的目的就是减轻饥饿的痛苦,人类的一见钟情也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