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高洁大行

高洁大行因相门第二(38-3) (总第311)

───────────────────────

成就别解脱戒体之十一支颂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2004.9.4)

看到一个境就要去思维:这是什么原因。智慧就是这么开出来的


提要:

  • 矛盾的产生、发展之所以深固,关键就是执著一切有相放不下

  • 众生内心的执著根深蒂固,随时随刻会出现

  • 看到一个境就要去思维:这是什么原因。智慧就是这么开出来的

  • 一起烦恼一生气,没心思听人家的话,就容易产生误解

  • 冒火的人容易把路走错,不改变,就要做生死路上的流浪汉

  • 众生本来就是烦恼众,发心度众生的人怎么能去跟众生计较?


矛盾的产生、发展之所以深固,关键就是执著一切有相放不下

你们一切矛盾的产生、发展,虽然有贪瞋痴等等因缘,为什么会这么深固?为什么会打不下去?关键就是执著。执著一切有相、执著众生相、执著烦恼相、执著我相、你相。

众生内心的执著根深蒂固,随时随刻会出现

真好比这个同学今天跟我提出一个问题来,早晨我教你们的观,我是讲得非常细致,我从前给你们老同学还没有讲得这么细致,所以你们可能有的地方还没有搞清楚,也不知道你们咋修的?今天这个同学说:“观天上的明月,是不是平时我们看到的这样?”我说:“是的。”“观池中的月影,是不是我们平时看到的这样?”我说:“是的。”“那么观前面的月轮是不是球形的?”执著相了。我说:“球形的咋坐啊?你叫上师坐在排球上啊?”这就是无形之中众生内心的执著,那是根深蒂固,随时随刻会出现,结果形成了误解。

看到一个境就要去思维:这是什么原因。

智慧就是这么开出来的

你们中间之所以起烦恼,绝大多数来自误解,这个我年轻时候就有体会的。你们是不是应该学一学,当你看到一个境的时候,你马上去思维:这是什么原因。开智慧就是这么开的。你开智慧的基础都没有,就算文殊菩萨给你加持,你也开不出来啊。没有基础都是空想。比如你的妈死了,你求文殊菩萨加被妈活起来,活的基础没有了,能活得起来吗?

一起烦恼一生气,没心思听人家的话,就容易产生误解

我年轻时候就写过这样一首诗:生气的人经常把别人的话听错,冒火的人经常会把路走错。这两句话你们可能也看到过,就是在《愤怒不知法》这一篇,头上两句就是。我怎么会写出来的?因为我小时候看见大人吵架,一个说:“你怎么这么说?”另一个说,“我不是这么说的。”到底是不是这么说的?当初又没有录音机录下来,谁知道呢。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一生气,没心思听人家话,所以经常误解。

冒火的人容易把路走错,不改变,就要做生死路上的流浪汉

冒火的人容易把路走错,这是我有亲身体会的。我年轻时候也经常冒火,一冒火么,想想:我还要再去跟他说说清楚。那么出门去,“蹬蹬蹬”走,一看:“哎呀,我走错了走错了,应该往那面走。”我年轻时候经常发生这种事情。那么那边走错,又回过来走,回过来走嘛,想想,“哎呀,算了算了,还是往那边走。”那边走不远,“哎,我还要去说他。”又回过来走,那么在自家门口走来走去,走来走去,那不是流浪汉吗?生气冒火这种习气不改,不做流浪汉才怪呢。

众生本来就是烦恼众,发心度众生的人怎么能去跟众生计较?

一个发菩萨心、修菩萨道的人,要悯念烦恼众啊,你生什么气?众生本来就是烦恼众。如果一个病人他是胃病、肺病,医生还可以跟他说,“你是胃病,你是肺病。”但是医生要讲究道德修养,说话也要注意,假如是癌症,“你是癌症”这个话就不能说了,你一说,癌症病人死得快,这种话就是害人了。所以现在医生在门诊病历里,如果是癌症这种治不好的病,他们不写的,就用一个代号,病人看不懂的。

 

首页 > 介绍佛陀 > 介绍佛陀

介绍佛陀(107)

佛得禅②

佛告诉胞罽:“五百辆车的声响,比雷霆震响的声音谁大呢?”

胞罽回答说:“一千辆车的声响,尚且不如下雨时打的小雷,何况是猛烈的霹雳呢?”

世尊说:“我过去住在阿谭县,正在蓬草屋下坐着,思考生死的根本。当时有暴风雨下起冰雹,雷电霹雳,打死了四头公牛,还有耕地的兄弟二人。那个县的百姓,出来观看的人非常众多。我当时出去散步解乏,有一个人来到我住的地方,我就问他:‘大家观看什么呢?’那人把发生的事情告诉我。那人说:‘佛当时到哪儿去了?’我回答:‘独自一人在茅屋里。’那人说:‘佛当时睡着了吗?’我说:‘不是。’那人说:‘哪有醒着而听不到的呢?可见佛志道极深。从今往后,我愿意师从世尊,奉守清净的五戒,做个居士,终生坚守真道。’”

胞罽听了,心里开悟,烦恼得以解脱,欢喜无法估量,命令随从说:“家里藏有金织成衣一千件,挑出一件最好的拿来,我要奉献给佛。”

随从领命回家取来。胞罽亲手把衣服披在佛身上,退身叩头说:“从今天起,希望世尊委屈神灵到我的乡土的各位居士家里去,并且枉驾光顾我家,使宗族大小每个人都得以亲身供养佛。穷尽天地的寿命,用最恭敬的心奉养天神、龙、鬼神、飞蚊、爬虫、蠕动之类,还不如一天施饭给一个僧人,更何况是无上正真的佛呢?希望垂布广大的慈悲,授予我无尽的福德。”

世尊说:“很好!”

菩萨禅定到彼岸,道志如此。(完)

(出自《六度集经》 三国·康僧会/译撰 吴海勇/译白)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