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五戒

五戒近事分别门第五(17-2) (总第158)

───────────────────────

五戒偈种种解释及授受仪式布萨略法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2006.7.28)

 

不能为了表现自己而去讲经说法,要负起全面教导的责任,把法讲深讲透

提要:

  • 四众弟子,出家人排在前面,要给居士做榜样

  • 不全面的弘扬佛法,也是对佛法不重视的表现

  • 不能为了表现自己而去讲经说法,要负起全面教导的责任,把法讲深讲透

  • 不照释迦佛的教导去做,是不会圆满的,自以为是的圆满,不是真的圆满

  • 一进佛门,就求简单求高,最后把自己搞偏了

  • 禅宗摄受上根上智,要有基础才能修

  • 贪高、贪神秘,不会有好结果

四众弟子,出家人排在前面,要给居士做榜样

虽然五戒是居士戒,其实出家人的戒跟居士戒,这个五条是相同的,仅仅其中有一点不同,居士么断邪淫,不断正淫,出家么邪淫正淫全要断。

佛弟子,出家人排队排在前面,既然排在前面,就要做榜样啊。凡是佛规定的,作为一个居士,当然更包括出家人,都要做起来啊,出家人更要做榜样啊。居士受五戒,出家人受250条戒,所以作为一个出家人,应该做得更好。如果一个人做居士的时候五戒持得很好,出家了受了250条戒,居士的五戒,他出家以后还能够保持,其它的戒,他不学也不持,那么他除了剃头换衣服,跟居士有什么差别呢?出家人跟居士的差别就在于戒,因为戒不同,所以身份也不同。

不全面的弘扬佛法,也是对佛法不重视的表现

有很多人在我这儿听了法以后,感触万分,第一个感触:老师讲的法,我在佛门里从来没有听到过嘛。有许多法上的内容,在汉地的佛门里边,长期以来都听不到,没有人弘扬,这也是对法很不重视的一种表现。

不能为了表现自己而去讲经说法,
要负起全面教导的责任,把法讲深讲透

讲经说法不是仅仅表现在“我会讲经说法,我讲一点给你听听”,这算什么发心?这个发心是你个人好表现自己。讲经说法要讲深讲透,不能敷衍了事,要负起全面教导的责任。绝对不可以像开联欢会那样,知道这个人会唱歌的,那么说,“你来唱一个。”这个人么有求必应,想想么“我很喜欢唱歌,我特别喜欢在舞台上唱歌”,那么跳上来唱个一段,大家鼓鼓掌,没事了。法师是负起教育众生的责任,而不是仅仅表现在“我会讲经说法”。要负起责任,你就要讲得细讲得透啊,否则众生不懂,更加不会去做。

不照释迦佛的教导去做,是不会圆满的,自以为是的圆满,不是真的圆满

你不照要求去做,你修行是不会得到圆满的。你自己认为“我是得到圆满了”,那是你自以为是。比如说你做一样东西,自己看看“我做得蛮好嘛,一点也不缺少嘛”,可是给专家、名家一看,马上指出你很多漏洞。比如一幅名画,跟一幅仿制的,外行人看不出来的,现在仿制起来真厉害,他可以用科技来进行仿造,跟真的简直是一模一样。可是你给专家一看,就看出来了,“这是假货。”假货不值钱的,就好比修行不圆满,那是不能达到圆满的成就。

一进佛门,就求简单求高,最后把自己搞偏了

在我这儿听法,还有人有这样一种感叹:过去一进佛门,要么是求简单,要么是求高,结果最后都把自己搞偏了。

禅宗摄受上根上智,要有基础才能修

所谓求高,包括盲目去学禅宗、密宗。禅宗是摄受上根上智的,要有基础的人方才能修,你根机都没有转过来,你去参话头,参个一辈子也参不出什么名堂来。

贪高、贪神秘,不会有好结果

密宗称高,高在哪里?正确地理解,应该是高在发菩提心,高在快快成佛上。但是现在称为高,高在哪里?高在神奇,全靠神秘的东西吸引人。密宗倒不是有什么神秘,可是后世的人总是给它披上神秘的色彩。结果有些人显教的基础都没有,戒定慧的基础都没有,一开始就修密宗,以为这个高。那么在这儿听听法,方才慢慢明白过来,有所感叹,“这样看起来,我过去所认为的、所追求的全都错了。”如果你不错,应该得到一个好结果,你今天没有得到好结果,甚至于掉在神秘里,神秘得倾向于迷信,倾向于妖魔鬼怪,结果不好,那就证明你过去的路是错了。

 

首页 > 介绍佛陀 > 介绍佛陀

介绍佛陀(121)

佛说方等般泥洹经卷上⑩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佛告阿难:“宁见此童子从南方来者不乎?譬如夏日之光照于水中;如月盛满有盛明也;如持宝杖捶地已出大音;譬如良工作金银钵,其形圆好,无有瑕秽,已离于垢,出五品具足音、十品因缘音、离六十二尘音、百一品具足音、五十种具足音、十品手具足音、十品眼清净音、奉行十六善音、八部具足音、十二事具足音、千品金银清净音、所信所生辄胜音、寂生金色音、离一切诸瑕音、以香作成音、所作广生音、六品男子清净微妙音、其种具足音、五亿柔软音、有安隐想除勤苦音、念如来如欢喜想音、降伏魔力音、坏见罔音、灭诸尘劳音、有踊跃于佛想音、安隐无生想音、不退转法轮音、安隐寂音觉音、一心法门三昧三摩越音、十力无畏音、大慈大哀音、出十向音,宝杖捶地出是辈声。

“阿难,南方去是五十万佛国有佛,名宝积示现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今现在说法,其世界名宝种。彼世界所以名宝种,其国无众邪异道,皆审发无上正真道真人国也。其国不闻秽浊尘劳之名也,亦不闻三念名谓淫、怒、痴念也,亦无男女想。所以者何?皆修清净梵行。彼国不以揣食养身,其人唯有二食。何等为二?乐欢喜说一切智以为食;彼亦无说二事弟子、缘觉乘也,但说一切智事。如是专行一行菩萨法品,天人亦讽诵此事。阿难,彼世界以是名宝种。若他方世界菩萨生彼佛国者,适生即立不退转地及无上正真道,见无央数那术菩萨,说如来一切事,广议菩萨法句;适生一切佛国,皆闻今日某菩萨生此佛国。

“阿难,我若一劫、亿那术劫,说宝种世界一一人所行功德尚未竟,亦不可以喻说尽也。我但粗略为汝说宝种世界之德耳!喜信净菩萨于彼神变生阎浮提土,欲见我般泥洹时,亦欲叹其本国功德,宣彼佛之名字,为诸求菩萨道者,故来自观意无想也。阿难,是喜信净菩萨,本行菩萨道时,于提桓竭如来世时,转轮圣王名秖世多,从日出至早食时,授教开度三十六亿菩萨,皆令发意立不起法忍。提桓竭般泥曰已后,出下须发,具足千岁中转法轮度无数人,然后日欲入时开导具足,六十亿菩萨令初发意立不起法忍,应时令七十那术人漏尽意解。

“阿难,般泥洹经所益义如是。我若为汝说喜信净菩萨之功德,那术劫尚未竟也。汝为喜信净菩萨于我前敷座。所以者何?此童子行道已久,心不疲厌。其有闻喜净信菩萨名,欢喜者如值佛世,何况面自见踊跃者!阿难,其有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天、龙、鬼、神、揵沓和、阿须伦、迦留罗、真陀罗、摩睺勒、人非人,闻是经能一发意顶戴欢喜,如来皆见是辈。吾预记是等,皆当见宝种示现如来,及宝种世界诸菩萨。阿难,默持是经,勿妄轻传。所以者何?阎浮提人未曾闻是经,未畅菩萨无限之法故也。”



最后的行化⑩

佛陀宣布入涅槃①

佛陀应化于世间,向追寻真理之人展示了事物的本质,教给人们从生命之苦中获得解脱的唯一途径。

在此漫长而成就非凡的教化生涯中,他完成了崇高的使命,满足了自己和他人的愿望。

80岁那年,他意识到他的使命将要结束,已经给予诚实的在家出家弟子们作了必要的指导。他们不但能坚定地信奉他的教法,而且有能力向他人解说佛法。所以,他决定不再用意力和体验圣果喜悦的方法来维持他的余生。

当他还住在重阁堂时,佛陀就告诉阿难陀,他将在三个月内圆寂。

阿难陀猛地回忆起佛陀所说的话,请求佛陀,为了众生的利益和幸福,再住世一阿僧祗劫。

“够了,阿难陀,不要再请求佛陀了,请佛住世的时间已经过去。”佛陀回答说。

随即,佛陀向阿难陀讲述了生命流逝的本性,然后,同阿难陀一道,去了大寺讲堂,让他召集所有居住在毗舍离附近的比丘。

(摘自《觉悟之路》那烂陀长老著学愚译)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