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讲记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
讲记 (
69-4(总第400)

─────────────────────────────

◎ 傅味琴 讲于 2003.10.9

避免偏执,就要深入经藏

提要:

  • 在修行上产生偏执,执著邪师邪说不肯转变,这种人很难度

  • 修行上形成偏执,跟前世等流有关系

  • 避免偏执,就要深入经藏

  • 心地、素质比较好,只是思想偏执,这种人还可以耐心帮助

  • 思想偏执又品质恶劣的人,会把帮助的人看成是反对派,乃至诽谤、污蔑、打击

  • 容易动瞋恨心,这样的精神病人很危险

在修行上产生偏执,执著邪师邪说不肯转变,这种人很难度

这种精神病的偏执狂,医生见了都很头疼,你怎么跟他说,他都听不进去。咱们不可能是这种精神病,但至少“偏执”两个字,在我们修行中非常容易发生。“偏”,偏离佛道,偏离了释迦佛的教导;“执”,听了邪师邪说的话,执着得一点都不肯转过来,这种人很难度。如果想通过好好的跟他谈谈,摆事实给他看,希望他转过来,我也不能说一点没希望,但究竟到什么时候他才能够转过来,这个不好说。

修行上形成偏执,跟前世等流有关系

据我知道,有许多精神病,你用药物治疗,有后遗症。如果你用心理疗法,那是日子长了,哪有什么心理治疗像我从前在医院里开的班二十天,外国心理治疗是一年两年三年,外国人有钱,无所谓,有时候一个医生专门治疗一个病人,一治就是一年两年三年,医疗费嘛只要他开一张支票,全部费用都给你。所以很难治好啊, 这些都是他本人的内因就不好。

拿精神病来说,有一种是父母遗传的,有一种是他经过长期精神上的刺激,形成了心理变态,是长期形成的。拿我们佛教的道理来说,跟前世也有关系。今世修行有所偏执,“偏”,当然是偏到邪的地方去了;“执”,执着了,转变不过来了,三世因果看问题,可能跟前世也有关系,可能前世已经有那样一个种子,等流到了今世。

避免偏执,就要深入经藏

怎么办呢?当然预防最最要紧,治病不如防病啊。咱们今天都没有偏执,如果有偏执的话,我这个老师今天在讲法,你听也不要听,因为正的跟邪的总是融合不起来,你们能够听,说明你们都没有偏执。但也应该要防一防啊,防的办法就只有一个:深入经藏,不要停留在第一步上,要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一直深入下去,那么你心里就越来越健康,智慧越来越大,愚痴越来越消除,最后烦恼断尽。

心地、素质比较好,只是思想偏执,
这种人还可以耐心帮助

对许多偏执的人,你还要特别小心,如果他心地还是善良,心地还是好的,素质还是好的,仅仅是思想偏执,你还可以去帮助他,但是一定要具备相当的耐心。如果这个人偏执,你去帮助他,你想去转变他,他认为:你是看不起他,你是认为他错了,“否则你帮助我干什么?”他会生你气。那要怎么样才能让他满意呢?“如果我的观点是这样,你在我这个基础上,更加让我往自己这个方向去发展,你才叫帮助我。”那变了我们帮助他邪上加邪了。

思想偏执又品质恶劣的人,会把帮助的人看成是反对派,乃至诽谤、污蔑、打击

如果他的品质恶劣,你好心去帮助他,乃至于你没有去惹他,你也不认识他,也谈不上去帮助他,你或者在帮助别人,他在旁边听到了,也会动瞋恨心。因为他把你看成是他的反对派,甚至会非常恶毒的诽谤你、诬蔑你、打击你。

有人就想不通了,无怨无仇,为什么他会这样?原因就是根据他的品德了,他这种人品德很坏。所以对于这些人要特别小心,不要以为:我发菩提心,我好心,他肯定会受感动,我跟他讲道理,他肯定会听,我把佛法讲给他听,他肯定会听释迦佛的话。你想错了,如果他能这样,也不叫病人,也不叫偏执了。所以这种情况,咱们要有一点经验,要看看情况,不要太天真了,能够帮助就帮助一下,帮助不了,那就是没有缘了,就不必跟他去多花时间了。因为偏执狂的人很容易动瞋恨心。

容易动瞋恨心,这样的精神病人很危险

所以那个记者到他住的地方去,他墙壁上都是仇杀的话,因为他认为他从前的老婆总想要害死他,所以他要报仇啊,那么表现在房子上,他随便什么价钱都肯卖掉,“我死了也不给我老婆。”根据他墙壁上写的字,这个人很危险啊。因为偏执狂的人很容易动瞋恨心,即使他事情搞错了,他还是朝这条路走上去,所以叫精神上有毛病。

 

首页 > 介绍佛陀 > 介绍佛陀

介绍佛陀(123)

佛说方等般泥洹经卷上⑿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佛言:“阿难,乃往去世有佛名无垢眼,尔时有比丘名慧乐,其比丘从佛闻四大音义,无数慧句、勤力句、处处句、眼句、天句、音句、信句、佛句、法句、僧句、师子句、金刚句、乐慧句、因缘句、导御句、远现句、苦谛句、苦习句、苦尽句、向道句。彼于七夜常念不离是句,远于异讲,心念四义,无所舍,无所起,清净志观坏诸见,从亿数佛受是四大无数义句,住于法说至诸郡国县邑,在人家六年于众中讲法度无数人。阿难,尔时有魔名曰耆陀,化作龙象其众无数,雨浇金刚堕此比丘身上令其命过。阿难,其慧乐比丘者,空无菩萨是也。用彼精进多智,六年于众会中说法,故从无数劫已来,毛孔出此柔软可意微妙无瑕四大音声,其一一毛度无数人。阎浮提人其闻空无菩萨名者,为得大利善庆,何况面见欢喜者!空无菩萨得无数诸度无极,故来欲见如来般泥洹。阿难,汝为空无菩萨于我前敷座,从是当得大智慧尊。”

于是阿难即受教,于佛前为空无菩萨敷座。佛言:“汝用敷是座故,我般泥洹后汝于座上,当一心得六通。福若不志为现清净行者,数座之福可得恒沙之数转轮圣王,一作圣王当一见佛,得为无上正真道最正觉。其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鬼、神、揵沓和、阿须伦、迦留罗、真陀罗、摩睺勒,及余含气蠕动之类,闻是大清净法,若今日见现在如来,若如来般泥洹后,为法师比丘敷座,适敷当得十座功德。何等十?一者、尊者座;二者、转轮圣王座;三者、释座;四者、梵座;五者、第六天座;六者、法师比丘座;七者、在所座处当得法座;八者、菩萨大士诣佛树下时当得佛座;九者、得转法轮度脱无数亿天人,一切世界普闻音座;十者、作如是般泥洹时,天龙鬼神、揵沓和等眷属围绕,然后得如来师子座。是为十。阿难,汝为空无菩萨叉十指,说是偈言:

“其离根为寂定, 空无出大光明,
 我为勇猛叉手, 为师子大吼礼。
 志一心及精进, 积智慧以具足,
   我为真善叉手, 礼无有与等者。”

于是佛为贤者阿难说偈言:

“为空无菩萨, 汝一心叉手,
   所当得福者, 且听我所说。”

佛告阿难:“汝用是叉手福德,我般泥洹已后六月中,当独作佛。天上天下人,皆当稽首向汝作礼。若行道入郡国若住精舍,男子、女人、小男、小女,诸邪异道、沙门、梵志,诸王大臣,讲堂交露及鼓山谷,师子、虎、野牛、象、骆驼、牛、马、驴、猕猴,揵沓和、阿须伦、迦留罗、真陀罗、摩睺勒、天、龙、鬼、神、女鬼,树木枝叶华实诸药草,有想者无想者,皆当揖让恭敬礼汝。”

佛告阿难:“譬如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得佛道之门时,诸树乐树有想无想者,皆揖让低仰向佛树。阿难,其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鬼神、揵沓和等,及余含气有命之类,有说是大清净法语者,如来今现在若泥洹后,以宣心无谀谄之意,一心叉手向说法者,诸佛天中天,皆当授其决。及少功德者,皆当具足得是法,何况乐喜无瑕秽者!佛所语无异,闻是大清净法语,少有欢喜信者,多不乐闻。其有闻说信欢喜,如来已豫见知其人,不于一佛所植诸德本,为悉于亿那术佛所积累功德皆见。我说是大般泥洹会,当复供养弥勒如来,见弥勒佛来下作佛时,当复闻说大般泥洹经,当复见空无菩萨身毛孔出音大音声,当复得方等经,当复闻见四童子。尔时说是经,天、人、阿须伦,诸世间人,当复恭敬揖让叉手作礼,亦当得师子座。”



最后的行化⑿

四种依处①

穿过一个个村庄,佛陀来到波甘那罗,讲解了四种印证方法,以此来验证和澄清佛陀的言教。

1、若一比丘如是说:我听佛陀亲口说,我得到:此是法,此是律,此是老师言教。他的话既不应被接受,也不应被拒绝。不接受,不拒绝如是说,而要仔细推敲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把它们同经律相比较。若其不与经相吻合,不能与律相一致,那么,你就可以得出结论:这肯定不是世尊所说,此比丘错误地理会了佛法。

然后你应拒绝。

如果与经律相对照,它们和经典相吻合,与戒律相一致,你就可以得出结论:这肯定是世尊所言,此比丘正确地理解了佛法。

此为第一引证。

(摘自《觉悟之路》那烂陀长老著学愚译)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