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盗戒摄修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三、杀戒摄修(5-4)(总第260)

──────────────────────────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9.6.12

离不开财色名闻,必然会乖违起忿恼

提要:

  • 在家里修,持戒困难,也很难断烦恼,怎么能修得好?

  • 离不开财色名闻,必然会乖违起忿恼

  • 即使是信佛的家庭,也离不开追求财色名

  • 父母反对孩子学佛,大都是因为没有财色名可图

  • 脱离不了财色名,就脱离不了起忿恼

  • 隆莲法师的名片上只有名字

在家里修,持戒困难,也很难断烦恼,
怎么能修得好?

我在居士家庭里,这一家那一家,看得多了,我就想不通:怎么叫在家修得好?而且这些人确实在佛门里边算是很好的人啊。

有一次在一个居士家,他们全家信佛念佛,可是对戒律他们不重视的。有一次我就说,“你这么说话,不是打妄语吗?”他哈哈哈笑笑,“你真是少见多怪了,现在都是这个样子的啦,这有什么稀奇?”说我是少见多怪。还有一次他跟我说:“我恨起来有两口好咬啊。”瞋恨心这么厉害,要把人家的肉都要咬下来。所以我想不通,我走的居士家也不少啊,我走来走去,没有看到一个修得好的,怎么叫在家修得好呢?

离不开财色名闻,必然会乖违起忿恼

再看看经文里怎么说?“著财色名闻,乖违起忿恼”,瞋恨心到后来要杀人,最开始就是起了忿恼,起了忿恨心。怎么会起忿恼的?因为执着财色名闻。世俗上的家庭,哪怕是信佛的居士家庭,离得开财、色、名闻吗?有人说这一家放不下财,有人说那一家放不下名,有人说哪一家怎么样,真正说起来,财色名全有,仅仅是这一家突出贪财,那一家突出贪色,那一家突出贪名,仅仅是这样。

就好像从前我学的医学里边有这么一句话:当人生病的时候,不仅仅是这一部分生病,而是整个身体都在生病,仅仅是整个机体的病在某一部分突出的表现。也就是说,有一个地方生病都会牵动整体,整个身体也都在生病。

即使是信佛的家庭,也离不开追求财色名

每个家庭里边,包括现在信佛的家庭,你能找得到有一家,既不为财也不为色也不为名吗?用不着你一家一家去调查,我们摆个事实来看一看,这个事实摆出来,你就不得不认可。一个信佛的家庭,儿子大学没考上,父母怎么处理的?绝大多数父母是叫他明年再考,或者实在考不上么赶快给他找工作,可能极少极少的父母会说:“你既然考不上大学,就到佛学院去念书去吧。”或许听法听了很多年,方才有这样的人吧?即使听法听了很多年,这样的人也是极少极少,也是个别的吧?

为什么都要叫孩子赶快找工作,或者么明年再考?还不是为了财色名啊?因为到佛学院,又没有财可图,又没有名可图,也不能谈恋爱。连信佛的家庭都是这样了!说到底还不是信佛家庭的父母头脑里,都充满着为财为色为名啊?而且要求子女:你一定要朝财色名上追求啊,你到了佛学院,什么都没啦。这不是我想出来的啊,现实就是这样。

父母反对孩子学佛,大都是因为没有财色名可图

而且呢,有的父母还反对孩子到佛学院来,不是爸爸反对就是妈妈反对,还有叔叔伯伯阿姨、姐姐哥哥妹妹一起来反对,就是因为佛学院没有财没有名没有色,就是因为他们头脑里“必须要为财为名为色才是正常”。这不是我说得太过分,事实不是这样吗?

脱离不了财色名,就脱离不了起忿恼

在世俗的家庭里,乃至于一个信佛的人,在世俗家庭里过生活,脱离不了财色名,能脱离起忿恼吗?你不跟外面起忿恼,就在家里起忿恼,你不在家里起忿恼,仍然在外面起忿恼。

隆莲法师的名片上只有名字

世俗上的人排除得了财色名吗?连信佛的人也是如此。

我这种事情看得多、听得多了。有许多在家信佛的人,看见我,往往给我一张名片,这是个方便,因为名片上写好他的名字,社会上人际来往总是这样。可是名片上什么都没有,只有名字的,我只知道两张。一张我是听说的,隆莲法师从前不印名片,她就给你写“隆莲”两个字,后来她写字手抖了,人家就一再提议她要印个名片,这样方便,后来她印了,据说只有两个字——隆莲。

还有一张名片,是多年前我在自己的旧书堆里找出来的,就是我年轻时候印的名片,也只有我的名字。

隆莲法师为什么没有印抬头?因为她是修行人,要印什么抬头啊?什么会长啊、秘书长啊、林长、理事长啊,什么长啊,印这些干嘛呢?我为什么年轻时候没有抬头,因为我这么小,还有抬头吗?总不见得印:某某钱庄学徒?这还是不印的好。除了这两张名片没有抬头以外,我保留的名片全是有抬头啊,都是董事长、什么长什么长。

 

首页 > 介绍佛陀 > 介绍佛陀

介绍佛陀(130)

佛说方等般泥洹经卷下⑥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现诸佛品第六

尔时,佛于梵天忽然不现,即住双树间。佛心念言:“今日夜半,如来于是当般泥洹。人民最后见佛终竟,我聊复令众庶欢悦,得安隐想,断诸秽毒,令念如来作大善本想,离大众恼得无极庆,发大慈大悲弃诸魔事,怀来诸佛法,皆除裂诸见网,悉灭诸尘劳,悉舍诸谀谄,悉损诸大见,来诸度无极,叹咏菩萨之行。现诸如来令一切目见,作大变化说于佛法。”

于是,世尊于师子床上右胁倚卧,如师子无恐惧。大尊雄周观十方,以足指按地六返震动十方境界。佛即如其像三昧正受,一一毛孔出恒边沙等数之光明,一一光明照恒沙等佛国,一一光明终不相错。以是之数,一切诸毛孔各各放恒边沙数之光明。放已即如其像三昧正受,令一切人眼还得佛眼,皆见诸佛国土所有。

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汝等宁见东方纵广上下各十万由旬满其中尘,东方诸佛其数如此尘,一尘为一佛,皆右胁倚卧,所见变化亦如是;一切诸佛其所教度皆已周毕,悉入力士生地双树间;皆名为释迦文,一切皆于师子床上卧,皆当于今日夜半般泥洹?汝等宁见东方不可计、不可数、不可思议、无有量诸菩萨行具足往诣佛树下?宁复见无央数得佛道者不?宁复见余无央数转法轮者不?复见余无央数说法者不?复见无有量放寿命者不?复见无有限右胁倚卧于师子床上如我卧者不?”

众会对曰:“已见,不知其数。”

佛言:“譬如三千大千世界,上至三十三天,下尽地际,满其中尘。于汝等意云何?宁能有知是尘数者不?”

“唯天中天,不可计、不可量、不可称、不可数。”

佛言:“譬如是三千大千世界,更有如是比亿百千三千大千世界满其中尘,有如此尘数东方佛国菩萨名释迦文,来诣佛树下得佛道者数亦如是,转法轮者数亦如是,教授说法者数亦如是,放身命者数亦如是,如我右胁倚卧者数亦如是,无起余于泥洹界般泥洹者其数如是,皆名为释迦文,母名摩邪,父名悦头檀,其国名迦维罗卫,其世名忍界,舍利弗、摩诃目揵连尊弟子,阿难为侍者,如东方之所有,九方亦如是,皆为释迦文,如释迦之数,名提桓竭者亦如是,名曰提名多罗者亦如是,名维卫者亦如是,名式者亦如是,名随叶者亦如是,名拘楼秦者亦如是,名拘那含者亦如是,名迦叶者亦如是。是诸佛天中天,如是柔软微妙为名号,出柔软音声,皆同一号为释迦文。如来皆以具足肉眼见是尚不足言,其所见广大过此无央数。其有居家修道,若出家学道,令一佛国诸菩萨皆得作佛,具足一劫供养此诸佛名;复有闻是说现诸佛经品,闻已须臾乐欢信,胜于三千大千世界人民皆得佛共供养具足。一切诸菩萨已慧解如是,疾近无上正真道。”

说是经时,六十二亿菩萨得难具足法,如是得护不可思议,意不退转立于无上正真道。十那术菩萨初发大道意,立不退转地无上正真道。三十二亿菩萨得不起法忍。恒沙数等人断一切尘劳,灭生死证说。无央数人当与弥勒会。



最后的行化 ⒆

须跋陀的皈依①

云游苦行僧须跋陀当时住在拘尸那罗,听说乔达摩将在当夜三时涅槃,心想“我曾听年大阅深的老师,乃至他们的老师,以及诸苦行僧说,高贵觉悟的阿罗汉应现于世是甚为稀有之事。今夜最后时,行僧乔达摩将入涅槃。我还有疑难问题。我崇信乔达摩,他有能力讲解大法,我也会因此除去疑虑。”

随即,须跋陀来到波陀那的莎罗树林中,走近站在一边的阿难陀,说道:“我曾听年大阅深的老师,乃至他们的老师,以及诸苦行僧说,高贵觉悟的阿罗汉应现于世是甚为稀有之事。今夜最后时,行僧乔达摩将入涅槃。我还有疑难问题。我崇信乔达摩,他有能力讲解大法,我也会因此除去疑虑。阿难陀,我可以看一眼行僧乔达摩吗?”

“够了,朋友须跋陀,不要再烦世尊了,他已经很累了。”阿难陀尊者说。

须跋陀两次三次地重复了他的请求,但阿难陀都以同样的方式一一拒绝。(摘自《觉悟之路》那烂陀长老著学愚译)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