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35)
——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学 ~ 包括人的情绪、个性、作风、生活习惯、思想意识。 |
自我中心的人,往往由片面形成偏见
本次提要:
■ 自我中心的人,往往由片面形成偏见
■ 闹矛盾、生气、自认委屈形成心理障碍
■ 为求他人与己一样,怪罪他人,不见己过
■ 为掩饰自己的错,盼他人亦犯,其罪极重
■ 希望别人和自己一起抽烟,这样的心态平衡,岂不更坏
■ 吃东西的爱好也要求相同,就是我执偏见
■ 怕亲人因学法而分离,是世俗人情味
自我中心的人,往往由片面形成偏见
自我中心的人表现在只对自己发生兴趣,样样以自己为中心,形成了很多的偏见,考虑问题都很片面,有利的就朝向自己,有害的就推给别人。
闹矛盾、生气、自认委屈形成心理障碍
一旦跟周围的环境,周围的人际关系失去了平衡,周围的人很难跟你相处,也很难接受你这样片面的观点,结果闹矛盾。你格外容易生气,总觉得自己受了很大的委屈,慢慢就形成了心理上的障碍。上次我们讲过这种心态的人向外转向内转,全都不恰当。向外转容易怪别人不理解自己,向内转经常要别人转向自己,什么都得依顺自己。
为求他人与己一样,怪罪他人,不见己过
能海上师说过:众生只求别人和自己平等,却很少知道自己应该去跟别人平等,这就是众生的心态。换句话说,别人姿态高大,你应该学习别人的榜样啊,可他不是,他心理很不平衡,总觉得自己矮了一段,所以就产生这种心态:“我没错,他算什么?他为什么不跟我一样?”或加上讽刺、挖苦、取笑,“人家是劳动模范呀”,“人家是为了得到表扬呀”,“你们是利根,我们是钝根呀。”最好大家都成了钝根,那么跟我一样(众笑)。
为掩饰自己的错,盼他人亦犯,其罪极重
又譬如自己想赖床,就说:“你这么匆忙干什么呀?再躺一会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又不是一个人迟到,我也迟到了,你也迟到好了。”这在日常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经常看到的事,这种人的罪很重啊,好比犯盗罪的人,如果自己偷盗,还希望别人也偷盗,希望个个都犯盗罪,目的是为了不要把我暴露出来,这罪很重!
你们都不迟到,就是我一个人迟到,这也太醒目了。你们为什么不迟到呢?你也迟到,我也迟到,大家都迟到,大家平等,我也不是很突出,众生这种心态很普遍。
希望别人和自己一起抽烟,这样的心态平衡,岂不更坏
一个抽烟的人明知道抽烟不好,心里却希望别人也抽烟,别人不肯抽,他就说:“抽烟有什么关系,不会就学学,我也抽,他也抽,你不抽烟不像男子汉。”非要跟他一样。自己朝坏的方面去做,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希望“大家都是这样”,那这个社会岂不越来越坏了?
吃东西的爱好也要求相同,就是我执偏见
吃东西也是这样,自己喜欢吃的,就强调这个东西特别好,希望你也喜欢吃。假如你不喜欢吃,他就会说:“你这个人真怪,这么好吃的东西竟然不喜欢吃,你这个东西有什么好吃呀?”他觉得你不跟我一样,就是不肯跟我平等。甚至于连修行也是这样。
怕亲人因学法而分离,是世俗人情味
我年轻时在一个居士的家里讲法,她家两个年青人听得高兴,问我修的什么法,我说我修的是《文殊法》,又问这《文殊法》有啥好处?我说开智慧。一听开智慧,她们高兴了,就也要学《文殊法》,她母亲背后就说闲话:“糟了,本来我们全家都要往生极乐世界,现在学了《文殊法》,女儿、媳妇往生不了了,咱们全家要分散了。”最好全家都搬到极乐世界去,娑婆世界有人情味,到了极乐世界大家再在一起,你仍然是我女儿,她仍然是我媳妇(众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