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心理导引】


傅味琴

对业障一不怕二明白,三消除

业不牵你,你也会朝这条路走

如果你不学佛法,不修行,业是很难摆脱的。没有锁链没有绳子,它不牵你走,你也会朝这条路走。所以业障的来龙去脉,要讲清楚。你讲不清楚,人们会问,我今世没有做过坏事,你怎么知道我是业障?“前世业障啊。”那你有没有他心通?“没有。”你有没有宿命通?“没有。”没有宿命通、他心通,你怎么知道我前世的事情?他回答不出来。一代又一代,不断地制造愚的佛弟子。

用佛的话去衡量修行人

释迦佛讲法,来龙去脉都讲清楚,什么原因要堕三恶道,三恶道的众生过去是什么恶业。既贪又小气的人,不肯供养布施,贪得无厌,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不是你的,这种人死了以后要下饿鬼道。一个人不懂佛法,愚痴得很,没有佛法的智慧,下畜生道。瞋恨心,火气特别大,喜欢斗争、伤害、吵架、冒火,这种人死了下地狱道。佛非但讲清楚,而且还讲出道理来。你可以用佛的话去衡量修行人。

对业障一不怕二明白,三消除

对于业障,第一不要害怕,第二要弄弄清楚,第三,努力去消除它。这样才是积极的态度、明智的态度。

佛法的觉悟水平看苦乐

释迦佛说过,人生半苦半乐,做人有快乐也有痛苦,半苦半乐,一般人听了听得进去。如果你是修行人,释迦佛就说另外一句:苦多乐少。如果你修行修得好,觉悟高了,对人世间看穿了,释迦佛又说:人生全是苦。这是释迦佛对机说法,这三句话都不同,每句都不错。

佛法要照佛所说,就不会错

你照佛的话说,有时说半苦半乐,你也没错;有时说苦多乐少,也没错;有时说全是苦,也没错。你不照释迦佛的话去说,那就错了。如果说,人生全是快乐啊,你错了。你去年还死了妈,是快乐的事情吗?没有一个人说,妈死了我才痛快,再不死,我就把她憋死。那简直不是人啦,简直是个恶鬼啦。

佛法里本来就是法无定法,对机说法,只有照释迦佛的话去说,才不会错;不照释迦佛的话说,离经一字啊,就是魔说。哪可以随你自己讲一套算佛法的?

沉溺福乐,出不了智慧

吃喝玩乐的快乐,享受福气的快乐,愚痴颠倒的快乐,如果太强调了,这个人出不了智慧的。我跟大家讲喜,是能出智慧的快乐,因为我是照释迦佛的话说的。

智慧往往从苦难中出生

人在快乐时,会使你的脑子灵活一点,所以有人说,福至心灵,那是有限度的。智慧往往是从苦难中出生的。快乐的时候看问题总是带着片面的,从好的方面去看,认为自己有福气。知识分子会傲慢地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意思他是一个能掌握命运的人。整天吃喝玩乐的人也说了一句话:“人生几何,要及时行乐啊。”迷迷惘惘。

太讲苦,没乐趣,想早死

也不能太讲苦,讲得生活都没有乐趣了。受苦的人,不管年轻年老,都说同样一句话,我恨不得早一点死啊。人生没有乐趣没有希望,恨不得早点死。

我六岁死了父亲,几个兄弟全靠父亲的朋友照顾,我念书的时候就住在父亲朋友家里。后来他们一家人搬到上海来住,我也三十来岁啦,常常去看他们。有一天老人家中风了,长病无孝子,家人难免对他照顾不到了,所以他很苦,话又讲不清楚,躺在床上爬不起来,大便小便就拉在床上。有时候把床上的大便抓在手里,家人讨厌他。有一天跟我说,我听不清楚,家人告诉我,他问我有没有毒药,意思他想死。所以人不能够太苦啊。

  返回页首

消业实是转业

太苦了看不到自己前途

修外道的人不怕苦,越苦越好,坚固心不动,佛就不主张。佛要走中道,不能太苦,太苦的人会看不到自己前途,总觉得人生苦难重重。

人世间的苦与乐都要放下

所以享乐和受苦这两种都不对,人世间的快乐,咱们不要贪,人世间的痛苦咱们不要难受,不要消极,这是佛教导我们的话。苦和乐,全要放下。

宇宙人生,一切都在循环

宇宙的真理,一切都在循环,春夏秋冬,就是一个循环。一个人出生到死亡,不可能一辈子都是快乐的;也没有一辈子全是痛苦的。天气也不可能一年到头开太阳,也不可能一年到头下雨,总是一时晴来一时雨。人生也是这样,一时乐来一时苦。那些算命的人,当然咱们是不主张算命的,但不能说他一点也没道理,咱们不信他就是。有了佛法了,佛法就能改变我们的命运,还去信他干什么?那么举举例子可以,算命总是说:十五、六岁的时候,你处境很不好,你很苦恼,二十一、二岁有一件很欢喜的事情,你想对呀。不管对不对,算命都是这么算的,皇帝还要吊死煤山,人生就是这么回事情。

热是冷来了,冷是热来了

在春季说热天要来了,没有说彻底,佛说众生大颠倒,如果你把这个倒过来说就对了。在夏天如果有人说冷空气已经来了,别人说你是胡说八道,冷和热都搞不清楚。我们说的是现象,他说的是科学,天怎么会热的?是冷空气来了,在上面把热空气压下来的,成了热天。冷天也是这样,是热空气来了,把冷空气压下来了。

苦在乐后,乐在苦后

人的苦乐也是同样的道理,当你极其快乐的时候,别忘记苦就要来了,排在后面。古人都懂:在你平安的时候可别忘记了危险。当你非常痛苦的时候,你也别苦得这样,愁得这样,伤心得这样,你的快乐快要来喽,或者说已经来了,这种道理有几个人懂啊?就算说冷空气把热空气压下来,也只有科学家能懂。一个人在苦恼的时候,处境很坏,有谁能够懂得苦完了就是快乐?

佛法使你放下痛苦的包袱

挽救人最好的办法是佛的智慧,别的都不是好办法,包括神通在内,也不是好办法。比如有人痛苦得要跳江自杀,你去开导他:“你怎么要自杀啊?”“我苦啊。”“别苦,来来来,我唱一个歌给你听听。”他生活都没有乐趣了,还听你的歌?就算你学会少林拳,有什么作用呢?如果你去表演,卖几张门票,人家把你当猴子看,有什么意义?说我有武功可以救人。你说:你别跳江,我打一套少林拳给你看看。他要看吗?你即使是气功大师,会发功,他说:“我活都不想活了,还看你这一套。”即使你有神通,他要跳江,你用神通把他摄住,但是他等会儿又想跳,怎么又起来了?唉,他想今天日子不对,我死都死不成,今天算了,明天再来跳。你能够跟在他屁股后面天天盯着他?如果你能够使他接受佛法的智慧,觉悟了,知道这种死啊,白死了,死了以后又没得个完,仍然流转生死,这种死真是轻如鸿毛,还不如好好修行,看破红尘。所以只有以佛法救人才能使你跳出快乐的迷网,也使你放下痛苦的包袱。

吃喝玩乐,无非造业

吃喝玩乐的人天天高兴,乃至打牌,无非造业。你打牌赢了高兴,别人输了就是难受。吃喝玩乐你吃掉了多少东西,说句笑话,玩的地方太多了,走啊走啊走,你踩死了多少蚂蚁?当然这是打打比方。

受报的人个个苦,也可转变啊

人如果一直在苦里边跳不出来,这是在受报,受报的人个个苦。佛是无所不知,法是法力无边。如果肯信佛学法,这个苦恼的报,即使因果难逃,也会往后移。比如你们没有听我心理课之前,跟听了我心理课之后,你们是不是苦恼少了?快乐多了?受报也可以转变的呀,你原来烦恼,自己把自己闹得很苦,现在呢?高兴了,有智慧了,气恼也少了,样样不计较了,苦恼也没有什么了,那不是转了吗?

消业实是转业

佛弟子应该要相信佛的智慧,得不到佛的智慧力量的好处,信佛白信了。应该要相信法力无边,一切都可以转。用什么办法去消除业障?我年轻时候到福州,有个居士跟我说,他从前磕一百个头,后来增加到三百,现在一天能磕五百个头。我想他可能为了消除业障,他指指额角头,纱布包得很紧,说:“你看看,我就是磕到快五百的时候昏倒了,头撞在屋柱上。”那你岂不更是业障受报了吗?还有人想出点钱,叫人家给他消消业障。消业障能用钱消吗?佛教是因果不差,可没有将功折罪的。福报管福报,业障管业障,要使你现在不受报,业报往后移,那就要靠自己的修行,佛菩萨的加被。等你以后证果了再受报,就没有痛苦,这个办法是有的。能海上师说过一句话:“所谓消业实际上是转业”,把自己的业报转一转。

智慧能使不快乐变成快乐

用什么方法转?你用世间上这一套转,越转业障越重,越转越苦。今天抽烟没钱买,去偷,造恶业。烟是抽到了,偷成习惯了,公安局抓得去就判刑。你总不见得和公安局讲条件,要把我关起来,可以,你每天供应我两包烟,谁理你?所以图一时的快乐,将来的果报更厉害,只有用佛法来转。原来你们没有这么快乐,听听我讲课,快乐了。我讲的都是佛法的智慧,只有智慧才能使你不快乐变成快乐。不快乐是受报,快乐是转变了。
(2001.3.21 第三讲完)

  返回页首

人生犹如调色,平衡最好

首先要调动大家欢喜的心情

今天继续讲喜。我主张首先要调动大家欢喜的心情,人一欢喜,干起事情就起劲了,学习起来也快了,所以情绪因素是很重要的。我虽然没有常跟大家讲课,可是在平常的日子里,我觉得你们还是可以。所以我讲这个喜也有点担心啊,不要欢喜得太过分了,那就不太好。

欢喜成了浮躁就不好了

欢喜得太过分了,会失去平衡,容易变成浮躁,浮躁就不好了。躁是急躁,高血压的病人一着急容易中风。有时候很奇怪,昨天晚上人还好好的,早晨家里人一看,已经死了,据说是半夜里死的。这种死不会无缘无故的,大多数是因为急躁的关系,或许半夜里醒来,家里人没有把他照顾好,一着急,血管就爆破了。这个浮呢,也很不好,浮里浮气的。你们现在不是少年吗?所以,要学会少年老成。

要学会少年老成,能干大事

古今中外干大事的人一般不根据年龄的。有说年老的人经验丰富,能干出一番事业来,其实我们中国,年轻人干出大事情的多得很。中国古代,一个孩子照样能做官,除了他们有智慧外,还有一个特点:少年老成。如果人家了解你是有智慧,但你没有少年老成的样子,人家还是看不起你,不相信你:聪明是聪明,不过是一个孩子呀,事情别给他搞坏喽,他心里仍不放心。我看你们还是可以,女众的烦恼重,所以男众具足戒受250条,女众要受348条。为什么份量加重了?女众病重,为什么条文增多啊?女众病多。你们男众呢,我观察下来,在生活举止上还难免有一点没有学好。要学会少年老成,将来能够干大事情。

极度悲哀和欢喜,有害身体

我虽然在给大家讲喜的心理,调动大家热情高涨,欢欢喜喜,但不要喜得太过分了,浮躁了就不好。你们知道极度的悲哀对身体有伤害,但极度的欢喜对身体也是有伤害,凡事不能太过分。

送终还有什么好福气

从前有个皇帝到民间去走走,因为皇帝的生活并没有像人们描写的那么舒服,一直在皇宫里也闷死了。开始做皇帝还蛮得意,傲慢贡高,挺新鲜的,日子久了就没味道了。文武百官朝拜喊万岁万岁万万岁,天天喊就烦死了。所以有的皇帝一到内宫,常说免礼免礼,不要来烦我了。在皇宫里,你是皇上,尊贵得很,不能到处跑。真的要出来,还得小心刺客。所以一旦皇帝出去游玩,常打扮得像老百姓一样。有一次这个皇帝到民间去,看见门口坐着个老人在晒太阳,便问:“老先生,你今年多大了?”“我,刚过一百岁。”说:“老先生,你府上还有什么人啊?”“还有我爸爸。”说“你还有爸爸?”“哎。”“我可以进去看看你爸爸吗?”“可以,他就在里边。”看到里边他的爸爸,说“老先生,你多大了?”“哎呀,我记不得了,你到里边去问我爸爸吧。”(众笑)说你还有爸爸?结果问了两三个爸爸,最老的一个爸爸就请皇帝吃饭。皇帝很羡慕他,说你真是好福气啊,意思是说你的孙子的孙子已经100岁了,这个最老的爸爸也看出这个人是皇帝,一听到皇帝称赞他,他高兴得哈哈大笑,一笑死掉了(众笑)。笑死人,就是这个意思。民间就说这个老人好福气,皇帝送终,其实送终还有什么好福气。

人生犹如调色,平衡最好

人生犹如画家调颜色。拿油画来说,名画不光是他画得好,还有个重要的关键:会调色。画的技术再好,颜色不好,也不会成名画。人生就是调色,哪边太过分了,稍微减少一点,要达到平衡状态。我们修行人也就是要达到一个平衡,平衡最安全,平衡最舒适。所谓要没有分别心,没有分别心就是叫你达到一个平衡。   返回页首

佛弟子是幸福的王子
释迦佛称“法王”

释迦佛称“法王”

下讲:“佛弟子是幸福的王子”,佛经上常有法王子这句话。其实释迦佛本身就是一个王子,他是净饭王的儿子,假如不出家他将来就能继承王位,而且看相的阿私陀仙人说,如果不出家,他是转轮圣王,转轮圣王能统理四天下。可是释迦太子这个王子位子不要了,出家修行,还是登上了王位,叫法王,佛称法王。这些名称你们要懂,法王是佛,是释迦佛。假如有人称法王呢,可是他并没有成佛,这仅是赞叹话。

有些人未老,竟然也被人称老

比如他姓黄,就称他“黄老”,加一个老字表示尊称,带一点恭敬、赞叹的意思。比如说80岁,称“黄老”,70岁,“李老”,50岁,并不怎么老,有人也称“陈老”,这样全变了老了。有的人喜欢拍马屁,这个人40岁还不到,“季老”,这往往是客气话,不要以为他真的老了。再举一个例子,“你”是个人称,想对他恭敬一点,就加上一个心,“您”,表示恭敬。

名称不要过大化、世俗化

如今佛门里名称紊乱,有些人就利用这些名称来抬高某一个人,乃至抬高自己。比如“法师”是很受大众尊敬的,法师讲经,大和尚——方丈都要坐在法师座下听经,法师法座要高,因为他是代如来说法,这个名称已经够高的啦。凡是佛弟子,哪怕忙中忙的大和尚,至少也要听一天,头一天一定要来听,或者再加圆满的这一天。可是现在称法师的很少了,都改了。法师本人倒并没有这个意思,大都被别人改的。嫌法师还不够大,再大一点,所以叫大师。大师是谁啦?(下答:释迦佛)对,大师是佛。所以咱们只能对某些不妥当的称呼理解成是赞叹的话,可不能够真的以为称大师的就是佛、称法王的就是佛,现在有许多名称都搞错了。又如出家人,男众受了具足戒,应该是比丘僧,现在称和尚。和尚里边又分了大和尚小和尚,搞错了。一个寺院和尚只有一个,哪有这么多和尚?大寺院的领导才叫和尚,客气一点,尊称叫大和尚,至少没有小和尚,和尚还有小吗?我从前在佛学院,开会的地方发来请帖,都把佛学院的学生称某某法师。他来学法的,还是学生呀!怎么称法师呢?太夸大了就失去了真实。还有,比丘,男的;比丘尼,加一个“尼”,就是女的,比丘尼也是出家离开了世俗。佛教在中国民间花样多了,民间在尼后又加了个姑字,称“尼姑”(笑声),比丘尼跟姑有什么关系呢?有的人把师父的师父称师爹,有些地方干脆称“阿爹”(众笑),连称呼都是这样世俗气,而且特别喜欢大,大居士,大护法,这样发展下去全是大了。

象身大,喜欢人在它身上拍三下

外道气功个个称大气功师,没有一个小气功师。众生里身体最大的是象,象的身体可比人要大几倍,身体越大越傲慢。你去印度旅游,去骑象,象只要身子一抖,就把你抖下来,因为它不愿意给你骑。有经验的人会告诉你,你只要在象背上拍三下,它就愿意给你骑。拍三下的意思就是“你最大”,“你最大”,“你最大”。它高兴了:“我最大”(众笑)。这个象愚蠢,即使最大了,你还是给人骑呀。

不懂佛法哪能称“大”

佛门里最犯忌的就是傲慢贡高,好夸张,好虚名,这都是不清净的!1956年我刚刚开始讲心理治疗课。中间休息时有个病人叫我:“傅老师,来、来、来。”我过去说:“啥事啊?”他从皮夹子里拿出一张小纸条:“你看看。”我看了纸上写的话:“我最伟大的丈夫某某人。”“我太太写给我的,她说我最伟大,称我伟大的丈夫”(众笑)。他还作解说:“老师啊!现在就要大、大、大,现在到处都讲大。”后来才明白他有精神病(众笑)。我不是说笑话,是真的精神病,所以他太太安慰他,让他高兴高兴。

你再大,也大不过法,你别一天到晚想大大大,不懂佛法,大什么呀?一切都有边,法力才无边,不懂佛法还称大啦?!

皈依法的佛弟子只跟法走

之所以会引起这样的混乱,是由于末法时期众生的心态喜欢崇拜,谁的帽子越高,谁的名称越大,就越崇拜谁,这叫盲目崇拜,个人迷信。我们皈依法的人,我们只崇拜法,我们只跟法走,不要跟一顶高帽子走。

释迦佛说法从未离开戒定慧原则

释迦佛之伟大,他不做人间的君王,而要成佛做彻底觉悟的法王。法王的意思,于法自在,也就是他的智慧的法极其圆满,他讲经说法非常自在。释迦佛49年说法,初中后一贯,开头说的,中间说的,后面说的,都没有矛盾,像一根线那样穿通的。释迦佛对机说法,方便善巧,但从未离开过戒定慧,这么说也好,那么说也好,无论从哪个角度说,无论对什么人说什么法,都没有离开过戒定慧原则。

文殊菩萨称“法王子”

经书里有个名词,叫“法王子”,法王子就是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在一切菩萨中为上首,释迦佛讲法时,文殊菩萨总是坐在上首。其实呢,文殊师利菩萨早就成佛了,因为释迦佛成佛了,他发心来辅助释迦佛,广度众生,所以到娑婆世界来化现成菩萨。一般大菩萨都是已成佛的,人们称他们是倒驾慈航。我们今天称“佛子”,法王是佛,从广义来讲,我们也能算法王子。

经书里讲的法王子是文殊师利菩萨,因为文殊师利菩萨具足成佛的智慧,文殊菩萨又是七佛之师。也就是说,如果你要成佛,必须以文殊菩萨的智慧才能成就。弥勒菩萨现在是最后一生,这一生完了,他就要从兜率天下生到娑婆世界来成佛了,现在谁是他老师呢?就是文殊菩萨。

(注:根据傅味琴讲稿所编,小标题为编者所加,2001.4.4第四讲未完)

  返回页首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