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政策理论 >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1)           

 

从群众性看宗教的社会历史作用 (1)

◎ 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 齐晓飞

  从根本上来说,宗教问题关键是个群众问题。这是因为,宗教源远流长,传播广泛,信仰者人数众多。因此,只有深入把握宗教问题的群众性,才能正确对待信教群众,才能科学认识宗教的社会历史作用。

(一)

  建国后,以毛译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我国社会和宗教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制定并执行了正确的宗教政策,宗教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时期,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宗教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

  但无庸讳言,由于我们的一些同志,对宗教的认识存有偏差,总是把宗教看成是消极的力量。因此,党的正确的宗教政策,在一些时期、一些方面和一些地方,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我认为,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主要是因为,这些同志囿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宗教所持批判态度的影响,没有去深入把握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对信教群众缺乏正确的社会政治定位认识,也就不能科学认识宗教所包容的积极因素。这些同志的思维定式趋于保守,缺乏创新精神。

  众所周知,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创立之前,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特别是德国的古典哲学家们,为了反对封建神权对人性的禁锢,对宗教多有批判。其中,以费尔巴哈的批判最为有力,费尔巴哈以人为本,一针见血地指出:上帝是人把自己的本质自我异化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继承并超越了前人,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马、恩看来,“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何谓“颠倒了的世界”?当然主要是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不合理的生产关系。马、恩认为,剥削阶级利用宗教维护着这不合理的生产关系,劳苦群众在这种不合理的生产关系中,遭受着现实的苦难,但又宿命而安于苦难不去同命运抗争……马、恩之所以能超越前人获得科学的结论,也正是因为他们对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特别是对宗教问题所具有的群众性,作出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诞生时的欧洲,中世纪政教合一的封建专制遗风尚存、影响仍巨,宗教和神学依然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支配着人们的头脑;基督教教会势力仍很强大地存在着,继续维护着反动统治阶级的利益。这无疑是对无产阶级革命的阻碍。《共产党宣言》开篇即说:“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不对宗教作彻底的批判,就不能为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开辟道路、准备条件、创造前提。马克思早就明确指出:“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因此,马、恩不仅充分肯定前人对宗教的批判,自身也对宗教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彻底的批判;他们在宣告与旧世界彻底决裂的同时,也宣告了同一切宗教的彻底决裂。很显然,马、恩的全部关切、同情、愤怒,都是着眼于要推翻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使劳苦群众获得彻底的解放。

                            《中国宗教》2003年第3期

    我们应有怎样的宗教观 (1)~(3)

           ── 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必须与时俱进

⊙潘岳(国务院经济体制改)

内容提要:

  马克思提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列宁在解释这句话时,加上了“麻醉”两字,列宁把“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句话归结为“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全部世界观的基石。”

  在马克思眼里,宗教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产物,是一种自发朴素的世界观,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也谈不上必然反动与愚昧,更不必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异己力量。而我们夺取政权以后,没有把握列宁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提法,一直以“鸦片论”作为我们认识宗教的圭臬,以致国家的宗教政策一度产生偏差,并为此付出代价。

  宗教不是阶级斗争的产物,也不是私有制的垄断品,相对于各种社会政治制度而言,宗教既不姓封,也不姓资,更不姓社。

  无神论是对共产党员理论纯洁性的要求,而不是对公众的要求。至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对老百姓而言,是哲学问题,而不是政治问题。

一、宗教是“鸦片”吗?

  任何执政者都要与宗教打交道,世界上许多事都与宗教相关。为了真正完成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我们需要以新型的执政意识重新审视宗教功能,以理性的管理方式去解决迫在眉睫的政教难题,以现代的思想观念去研究科学合理的政教关系。因此,在飞速发展的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必须率先与时俱进。

  宗教,属于信仰范畴,回答人们用理性无法解释的人生根本问题。与科学不同,科学探索事实世界,宗教探索意义世界。与哲学也不同,哲学解释意义世界的方式是理性逻辑,宗教对意义世界的解释是超理性思维。一句话,凡人们想不通、做不到的地方,就有宗教存在。

  马克思在《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里提出,“宗教是被压迫心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在这里,马克思用形象化的语言显示宗教具有“苦难中的人民的精神安慰”的重要社会功能,在马克思的原意中,对宗教的这一功能并无褒贬之意,况且比喻性的描述也不能作为本质判断。但列宁在解释这句话时,创造性地加上了“麻醉”两字,即改为人们所熟知的“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把原来“人民对宗教的需要”变成“统治阶级利用宗教麻醉人民。”主语换了,意思也就全变了。更为不幸的是,列宁把“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句话归结为“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全部世界观的基石”(见《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一文)。由此引伸出来的又一结论便是:“马克思主义始终认为现代所有的宗教和教会、各种各样的宗教团体,都是资产阶级反动派用来捍卫剥削制度、麻醉工人阶级的机构,我们应当同宗教做斗争……这是马克思主义起码原则”(见《列宁全集》第17卷)。从此,“宗教是资产阶级(统治阶级)麻醉人民的鸦片”这句话,成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标准理解,也成为我们制订宗教政策的基本依据。宗教被视为“毒品”,被视为旧社会的残余,被视为与先进阶级、先进政党、先进制度格格不入的异物,被视为与马克思主义对立的意识形态。

(摘自《深圳特区报》 2001/12/16)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1)

               中共中央 2001.9.20

一、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