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信正行,落实道风建设 ①
沈祖荣 江苏省宗教局副局长
居安思危话道风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获得长足进步,与其他宗教一样,佛教也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遇。我省是佛教大省,佛教历史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省佛教再获生机,一座座寺庙拔地而起,不少寺院建得美轮美奂,硬件设施堪称一流。在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和弘扬佛教优秀文化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居安思危、盛世危言,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当前我省佛教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不少僧人道风不正问题。正如赵朴老曾经指出的: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寺院财富的增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负面影响也显现出来。有的僧人信仰淡化、戒律松弛;有的拉帮结派、聚讼纷争;有的刚愎自用、私欲膨胀。这些不良风气势必会败坏佛教的形象和声誉。佛教界有识之士和广大信众对此感到痛心疾首,他们觉得为了保持江苏佛教的健康发展,必须响应中佛协《关于加强道风建设的决议》,进一步加强江苏佛教的道风建设。为此,省佛协制定下发了《江苏省佛教协会关于加强道风建设的意见》,并决定专门召开加强道风建设动员会议,实行推进江苏佛教的道风建设。
道风建设是根本
加强道风建设是佛教自身建设的核心问题。赵朴初先生强调:“信仰建设是核心,道风建设是根本。”
道风的好坏,关系到佛教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佛教的前途和命运。是佛教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寺院是僧众修学的道场,是联系信众的纽带,是弘法教育的殿堂。“僧乃六和上士”人天师表,众生之楷模。信教群众行为规范、心灵净化全在于僧尼的引导。因此,佛教自身建设中信仰建设和道风建设至关重要。
坚持正信是宗教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一个合格僧人的必要条件。佛教如果失去了正信就失去了存在价值和意义。一诚法师说:加强佛教信仰和道风建设是自身建设的核心和基础。信仰建设的核心是树立正信,加深对佛教教义教理的学习。信仰建设和道风建设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如果没有正确的信仰作为核心得到始终如一的贯穿,就谈不上道风建设,道风建设是信仰建设的具体体现。因此,加强道风建设首先是要求僧尼具足正信,勤修三学,坚定信念,纯正信仰。释迦牟尼放弃王室优越的生活是为了寻求正信,玄奘法师西行万里是为了取得真经,鉴真大师不畏艰难六次东渡是为了弘扬正信,只有坚定信仰、保持正信,才能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才能利乐有情,庄严国土,爱国爱教。其次要坚持正行,就是要按照佛经上说的,“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就是要人们通过戒定慧的自我修持,去除贪欲心、嗔怒心和愚痴心,净化自己的心灵。坚持正信正行表现在外的精神面貌、言行举动,体现出的性格特征,形成的风气就是道风。好的道风体现僧尼的信仰素质和追求的价值取向;好的道风关系到僧尼能不能坚持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方向,发扬佛教在促进经济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好的道风直接影响信教群众的信仰素质,是引导信教群众坚持正信正行的关键。总之,道风的好坏关系到到佛教的自身建设,是佛教在新的历史阶段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展现于世,以什么样的方式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人群,以什么样的动力促进佛教与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大问题,我们希望佛教界的朋友们要高度重视道风建设,居安思危,审视度势、防微杜渐,从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高度,从吸取历史教训的深度,从弘法利生、普渡众生的广度充分认识加强道风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自觉加强道风建设。(摘自《江苏佛教》2008创刊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