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宗教院校工作
努力培养高素质爱国爱教人才 ②
国家宗教局副局长 张乐斌
二、要明确使命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始终是宗教教育的重大课题。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要努力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群众中有威信、关键时刻起作用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这就要求宗教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认识、正确理解和切实把握,真正认清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去培养人。我理解,要真正担当好宗教院校的神圣责任和使命,培养党和政府期望、宗教健康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爱国爱教人才,进而还能使他们成长为高僧大德、高道大德、大阿訇、大神学家。
第一,具有大视野。视野决定选择。我们要培养的爱国爱教人才,既是不同宗教的信仰者,又将担当一定的教务责任;既是具有虔诚宗教信仰的公民,又将肩负重要的国家责任、法律责任、社会责任。他们只有做到用深邃眼光去知教、悟教、爱教,才是立身之本;与此同时,用宽广视野看世界、知国情、明事理,更是成长之要。通过我们宗教院校的教育和培养,如果我们的学生养成了用大视野去观察社会、研究问题、体悟人生,那就一定会在对教内外事务的认知上提高洞察本质、把握规律、廓清思路、适应全局的能力,从而更加自觉地在坚定信仰、报效国家中修身立本,健康成长。
第二,树立大志向。志向决定前途。探究海内外成就卓著、颇负盛名的宗教“大家”的成长奥妙,他们共有的特质,就是脚踏实地而又志存高远。我国各宗教正处在新老交替的关键时刻,迫切需要一大批优秀的爱国爱教中青年宗教界人士接班扛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学生如果能学中善思,思中明志,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的命运、各宗教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内强素质,外练硬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国宗教事业的薪火相传、健康发展,不断开创我国宗教界与党和政府风雨同舟、共襄盛世的生动局面,我国也一定能够涌现出宗教方面国内著名、影响世界的“大家”。
第三,力求大作为。作为决定地位。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国际国内的大势不仅十分有利于我国宗教界人士的成长,而且也为我国宗教发挥积极作用和宗教界人士建树作为提供了广阔舞台。各宗教院校的学生只有认清形势,主动作为,更加自觉地去挖掘和阐释宗教教义、宗教道德、宗教文化中有益于我国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积极因素,才会更加有力地把宗教的特殊优势转化为服务和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使我国各宗教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进步。只有这样,我国各宗教、宗教界才会不断提升地位,树好形象,增强影响力。
第四,实现大觉悟。觉悟决定境界。现实社会也是一个极具挑战、颇具诱惑的社会,我们的学生能否应对好挑战,抵挡住诱惑,关键在于能否真正实现大觉悟,具有高境界。这就要求宗教院校要在培养学生坚定信仰、善悟精修、固本强基上下工夫,帮助他们努力做到热爱祖国、遵守法律、树品立德,以确保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立得住,能服众,真正成长为爱国爱教的典范。
三、要理清思路
宗教院校是当代宗教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各宗教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怎么办好院校,如何肩负好责任,直接关乎我国宗教发展的未来。为此,要求我们必须理清思路,有的放矢,扎扎实实地做好宗教院校的各项工作。
一是要坚定办学方向。坚持什么样的办学方向,是教育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办好宗教院校,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把培养学生的爱国理念和情操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努力造就一大批爱国爱教的高素质人才。这一点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很好把握,经受住考验。
二是要探索办学规律。善于把握规律是办好宗教院校的关键。我们要注重在认识宗教发展规律、人类社会进步规律、教育事业的普遍规律上,深入探索宗教院校的办学规律,科学谋划,合理布局,规范运作,不断增强宗教教育按规律办事的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
三是要体现办学特色。在我国,宗教院校教育具有鲜明的特殊性,既缺乏成熟的经验,也缺乏可资借鉴的标准模式。这既是制约宗教教育发展的不利因素,也为新时期宗教教育的探索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各宗教院校一定要从本教、本校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努力形成适应需要、各具特色、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四是要提高办学水平。目前,我国的宗教院校总体上比较薄弱,软硬件建设比较滞后,一定程度制约和影响了办学水平。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重要着力点,是要在校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建设、校风建设上下大工夫,在科学管理、民主管理、规范管理上做大文章,不断提高宗教院校的现代化办学水平。
(摘自《中国宗教》20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