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虚空观开示(4-2)(总第20)

────────────────

傅味琴 讲于2001年5月9日

不断烦恼,法在人身上不起作用,就叫末法

提要:
 ◆ 观明月清凉,观太阳发暖,是否与空有什么关系
 ◆ 不断烦恼,法在人身上不起作用,就叫末法
 ◆ 无论什么观全是为了进入空,这就是禅定的总纲
 ◆ 众生执妄为真,要他修空,谈何容易
 ◆ 在禅定中亲自证到空义,就开发根本智了,这就叫亲证
 ◆ 理悟力量不大,要在禅定中亲证
 ◆ 禅定中的境界是讲不出来的

观明月清凉,观太阳发暖,
是否与空有什么关系

修观是什么意思?你们只懂空观是叫你观空、修空,那么别的观呢?光明观还得要观起个太阳,明月观要观起月亮,火光观要观火,有各种各样的观境,那这些观跟空观有什么关系?有没有叫你观空啊?你总不能说:“傅老师叫我观空,蔚蓝色天空无边无际,又叫我观太阳,蔚蓝色天空就是太阳,观月亮,蔚蓝色天空就是月亮。”种种观境叫你进入什么境界?你们说说看。(下答:分别而说)当然有分别的说法,观明月能产生悲心,观太阳能出智慧,观明月清凉,观太阳发暖,这是分别而说,总的来说呢?你们说说看呢?(下答:是不是空掉杂念,把心专注在一个境上,其他念头就没有了?)空掉杂念,这是一个作用。我现在是问,叫你观的境,跟空有什么联系啊?

不断烦恼,法在人身上不起作用,就叫末法

你们怎么修文殊菩萨的法不开智慧的了?为什么不开智慧?因为你们太阳下面有乌云,贪瞋痴三毒不消除,智慧是开不出来的。你们听法多,断烦恼少,所以智慧也开不出来,人也提不高,而且经常产生种种情绪上的扰乱。现在的法和正法时的法一个样,没有变,是人变掉了,所以末法时期在人身上,不在法身上。没有什么末法不末法的,法在人身上不大起作用,这个法快要完了,就叫末法。

无论什么观全是为了进入空,这就是禅定的总纲

无论什么观全是为了进入空,这就是禅定的总纲。

第一,一切观境都是观出来的,无有实体,本身就是空。第二点,众生修空,谈何容易啊,要由幻入空,分个步骤走。如果不这么做,众生盲目地去空,那就变了无想定。能知一切如幻就是般若智慧,所以《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众生执妄为真,要他修空,谈何容易

假如我有大神通,这个人你空不掉,看来看去是人,有嘛。我哈一口气,你一看,这个人怎么抓不着了,怎么变了影子了?再哈一口气,又有了,变个戏法,那个时候你才知道人会变成影子,人会变成幻影的。当然这是举举例子啊,变戏法的人只有世间上的巧妙,佛法的智慧是要你观确确实实如幻、如空。可是谈何容易啊。众生执著,执妄为真,执著了还不肯放,虚妄的东西在他眼里也变了真的了,那么就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相空不掉,生死就解脱不了,所以生生世世做众生。

在禅定中亲自证到空义,
就开发根本智了,这就叫亲证

修空观能获空义,得般若智慧,其他的观也都是围绕着空,所以照佛法的观去修,就能出智慧。修禅定的时候,首先要跟你们讲空义,空有什么好处?空有什么利益?一条条讲清楚,你听好了,想明白了,真的去修禅定了,那么由止而入定,由观而生智慧。如果你在禅定中亲自证到空义,就开发根本智了,这就叫亲证。

理悟力量不大,要在禅定中亲证

为什么一定要在禅定中亲证?你在平常生活中可以悟,这不过是理悟,不是证悟,即使你理悟了,但是你悟到的时候可没有入定呢,你是带了一些妄想杂念而悟的,这个悟力量不大的。在修禅定的时候,你由止观而入定,这是从定力中开发的悟,那就不一样了。那个时候你会有定中的境界,和亲身的感受,这些感受、境界是讲不出来的。

禅定中的境界是讲不出来的

比如说入定以后,突然现出的境界,出定后你讲不出来的,只能形容形容。说“跟我们上高山看天空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个不一样?讲不出来,你只能形容,“比这个更广大,更清澈,更明彻……”来几个更,真正的境界仍然没讲出来,如果别人亲证了,他会知道的。大家都亲证了,也用不着讲,你只要提一提名词,大家就知道了,因为别人也亲自感受过、亲自现出来过。今天就讲到这儿,我们去修禅定。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