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典故与成语】(16)
 

【佛经典故】

舍利弗说法颠倒

舍利弗在波罗奈国教二弟子,一令观白骨,一令数息,经多年各不得定,乃生邪见,疑无涅槃之法。佛唤舍利弗而呵责之,谓其说法颠倒,二弟子者,其性各异,一为浣衣师,应教白骨观,一为金师,应教数息,以其错教,令二人生邪见。佛乃为二人说法,俱证阿罗汉果。见《涅槃经》卷二六。

 

阿难遭摩邓伽女难

据《摩登伽经》《有部鼻奈耶》等载,阿难入城乞食,路上焦渴,向一摩登伽(贱种姓)少女钵吉帝乞水,女悦阿难,求其母以阿难为夫,其母乃设坛诵摩登伽咒,摄阿难至其家,将行淫事,佛以咒摄阿难返回,女随逐而至,佛为说法,得阿罗汉果。大乘《楞严经》所说与此大同小异。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沿门托钵

“比丘”意译为“乞士”,“比丘尼”意译为“乞女”,表明他们是靠乞食为生的。同时,“乞食”还是释迦牟尼所提倡的一种修行方法。

佛教认为,“乞食”有三个方面的作用。其一,可以“破一切憍慢”——破除一切骄傲、轻慢之心;其二、简便省事,有利于出家信徒集中精力修行;其三,给在家信徒提供行布施、积功德的机会。后来成为僧人标志物之一的锡杖,又译作“声杖”或“鸣杖”,就是为便于乞食而制作的。《毗奈耶杂事》里面记载:当年,比丘上门乞食时,用拳头敲门,常引起主人不满,责怪比丘打坏了门扇。释迦牟尼说:“不应打门,可作锡杖。”这种“杖头安环”,“摇动作声”的锡杖,不仅可以代替敲门,还可以防牛犬伤害。

原始佛教时期,佛教僧团的组织是比较松散的,僧人们按地区组成一个个小团体进行活动。每个月的初一、十五两天,都要集会“自恣”,又译作“随意”——请别的僧人随顺自己的意愿,尽情揭发自己的过失;自己也随顺别的僧人的意愿,尽情揭发别的僧人的过失。“自恣”的目的是检查僧人们是否有违反戒律的言行,以维护僧团的纪律。集会的日子叫“僧自恣日”或“佛欢喜日”。除了集会的日子,平时主要是个人托钵修行。

“钵”又译作“钵和罗”、“波多罗”等,意译为“盂”,梵汉并举可以译作“钵盂”,是僧人盛放食物的容器,也叫做“应器”或“应量器”,扁圆形,平底,沿口略向内收(可防止汤水泼洒)。

钵多是铁制或陶制的,使用时用厚纸折叠的“钵单”为垫藉物。《象器笺》里面说,“钵单”是用柿汁粘合厚纸制成的,先横三折再竖三折,状如“乙”字。《日用轨范》里面说,僧人乞食时,“先展钵单”,然后“仰左手取钵安单上”,这就叫做“托钵”。

对于印度佛教来说,“托钵”是“乞食”的同义语。佛教传入汉地以后,“托钵”不仅指僧人乞食,也泛指其他人的乞讨或求助行为。“沿门托钵”,就是用来比喻挨家挨户地乞讨或求助的一条成语。

至今,斯里兰卡、缅甸等“南传佛教”国家,僧人们仍沿用乞食的传统。在汉地,僧人乞食却不多见,尤其在唐代的怀海禅师制定《百丈清规》以后,僧人劳作自养,更摆脱了乞食这一生存手段。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编著)

◇◇◇◇◇◇◇◇◇◇◇◇◇◇◇◇◇◇◇◇◇◇◇◇◇◇◇◇◇◇◇◇◇◇◇◇◇◇◇◇◇◇
【古代成语】
专心致志

古时候,有两个人同时拜著名的棋手弈秋为师。上课时,其中一个学生聚精会神,听得非常认真,而另一个却东张西望,思想很不集中。秋弈上完课后让两人对弈,认真听讲的学生从容不迫,进退自如,而开小差的学生却手忙脚乱,不知如何应付。见此情景,弈秋说:“你们两人一起听我讲课,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却心不在焉。”

【释义】专心:集中精力;致:极,尽;志:意志。形容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含褒义。

【例 句】他读书专心致志,连有人跟他说话都没听到。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上一页              下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