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典故与成语】(31)
 

【佛经典故】

作鸽救饥

释迦本生故事之一。谓其前世曾为一鸽,在雪山中,时大雪,见一人迷路,为饥寒所迫,命在须臾,鸽乃求取火种,集薪燃之,以身投火,施此饥人。见《大智度论》卷十一等。

流水救鱼

释迦牟尼本生故事。见《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谓释迦前世曾为长者子,名流水。时国内疾疫流行,流水向其父求得医方,外出治病。一日至一空泽,池水干涸,池中十千鱼在烈日曝晒下,宛转将死。流水先取树叶遮荫,向国王借了二十头大象,至上流驮水,泻入池中,并施以食物,为鱼说十二因缘等法。十千鱼命终后,均得生天。
                       (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佛出世,佛涅槃 ①

“灭谛”,这个理论主张:经过宗教修持,众生可以断灭世俗诸苦,从生死轮回中得到解脱,进入没有苦的“涅槃”境界。

释迦牟尼自信:从他在迦耶山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那一时刻开始,他已经断灭了一切烦恼,跳出了生死轮回,进入了寂静无扰的“涅槃”境界。

释迦牟尼宣称:“涅槃”是无限圆满、无限美好的境界,是无法用语言、概念表述的最高存在;正因为“涅槃”无法用语言、概念表述,所以,不要徒劳地讨论它、描述它,而要把它作为修行的最终目标,身体力行地去实现它。

随着佛教的发展,“涅槃”后来又被分为“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两种。《大智度论》卷31里面说:“有余涅槃”指虽然断除了贪欲、断灭了烦恼,但肉体仍然生存在人世间,仍然有思虑活动,是一种不彻底的涅槃;“无余涅槃”指不仅断除了贪欲、断灭了烦恼,而且连肉体也不复存在了,思虑活动也消失了,所谓“身灰智灭”,生死的因果都没有了,因此不再进入轮回、不再受生,这才是彻底的涅槃。这两种“涅槃”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无余涅槃”是“有余涅槃”的继续和发展,先修得“有余涅槃”,再修得“无余涅槃”。汉地佛教所说的“涅槃”,通常指“无余涅槃”。(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成语故事】

大材小用

东汉末年,有个叫边让的,从小能言善辩,颇有才华。当时的大将军知道了边让的才名,想收留他,又怕他不从。便以征兵名义将他招来,委任他当了个令史小官。有个议郎也钦佩边让,认为将军屈才,便推荐说:“用煮牛的大鼎来煮鸡,水加多了就淡而无味,加少了就容易煮干,还不容易煮熟。这是大器小用,本来就不合适啊。我现在忧虑的是煮牛的大鼎没有用来煮牛,希望将军三思。”后来,将军把边让推荐给了朝廷。

后世用“大材小用”来比喻使用不当或浪费人才。
                     (摘自《一分钟成语故事》燕宁等编写)

◇◇◇◇◇◇◇◇◇◇◇◇◇◇◇◇◇◇◇◇◇◇◇◇◇◇◇◇◇◇◇◇◇◇◇◇◇◇◇◇◇◇

【古代成语】

战国时,赵国有个人叫赵括,他虽然熟读兵书,但是却没有实战经验。一次,秦国攻打赵国,被赵国老将廉颇打得节节败退。于是秦将白起使用反间计,说秦国不怕廉颇,只怕赵括。赵王果然上当了,不顾众人反对,改派赵括前去指挥作战。赵括一到前线,就生搬硬套兵书上的条文,改变了廉颇的布置,结果赵军大败,赵括自己的性命也丢了。

【释义】兵:用兵,指作战。比喻只是空谈理论,不切实际。含贬义。

【例句】这个方案只是纸上谈兵,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上一页              下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