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艺演出
(视频在线播放)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与社会】(19)           
 

世界名人谈佛教

世界性的道德(准则)

可以说,没有哪一个先佛教的印度宗教能够建立和规范一种全球性的、义务性的对社会,对人类行之有效的宗教和道德准则。——达斯笈多

Universal Ethics

None of the pre-Buddhistic religions of India may be said to have been able to formulate a code of ethics and religion that was unversally and compulsorily valid for all. ~Dr. S. N. Dasgupta
                
(摘自《世界名人谈佛教》达摩难陀编 成建华译)

浅谈佛教和平思想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从佛教历史上看,佛教是真正和平的宗教

和平是一切幸福的保证,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追求向往,但是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从古到今,一直充满着血腥的争斗与无穷的罪恶。翻开各国的历史,看到的都是一幅幅动荡不安、战争不断、争斗不休的画面,人民始终过着苦难的生活,即使有过和平的出现,那也非常短暂,在历史的长河当中也不过如一朵浪花一样稍纵即逝。可见,要实现人类的真正和平,真的如蜀道难一样,难于上青天。和平对于处在动荡不安的人们来说,是最为急切渴望得到的;相对处在和平社会里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安定。

通观佛教历史,我们会发现佛教是真正和平的宗教。佛教教主释迦牟尼成佛后,倡导“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四姓皆可出家”的众生平等思想,反对印度“种姓”制度的不平等。 (摘自《广东佛教》2005.2 宏满著)

 佛陀的思想对当时印度社会的启示

第一节 佛陀的政治思想 ③

佛陀还就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形,衡察君王立国之得失,乃在于君主一人之道德,若君主(国王)能知德政,则国运必昌,人民幸福;若失德政,则国运必堕,人民痛苦。于是佛陀乃特地为当时之君主(国王,当然是佛教之信徒)制订了十条的道德条款:

1、清廉宽容。

2、能受群臣之谏。

3、好施与,与民同乐。

4、租税必须依法征收。

5、严肃闺门。

6、不因性乱性。

7、勤勉,不嬉笑戏乐,谨持威严。

8、审判必依法律,无私曲于其间。

9、与群臣和睦,不与彼竞争。

10、常注意身体健康。(摘自《人间佛陀与原始佛教》弘学著)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会议圆满结束

倡议书

2004年金秋,我们中国两岸三地的八位佛弟子共发大愿,向世界佛教四众弟子和一切关心、护持佛教的善知识倡议,在中国设立“世界佛教论坛”。

佛陀示教,自利利他,普度众生。二千五百余年来,佛教超越种族与国界,东渐西输,南传北播,流布寰宇,蔚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世界“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大势中,我们深感当今世界变化日新月异,时代潮流滚滚向前,我们应该契理应机,为世界佛教事业的整体发展,为人类的和平安乐献大智慧、放大光明,做大贡献。

“世界佛教论坛”旨在为一切热爱世界、关爱众生、护持佛教、慈悲为怀的有识有为之士,搭建一个平等、多元、开放的高层次对话平台,定期举行会议和活动。无论南传北传、出家在家、教内教外,皆可平等参与;无论显教密教、真谛俗谛、世出世法,皆涵摄无碍;且不诤于外教,亦不纳入邪说。论坛本着智慧、中道、慈悲、宽容、和合、平等、圆融的精神,抉择正信,弘扬正法,交流分享弘法利生的经验;探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宣示佛教的主张,以求得人心安宁,促进社会和睦,维护世界和平,增进人类福祉。(摘自《佛学通讯》2006年第四期)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