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艺演出
(视频在线播放)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与社会】(26)           
 

佛教经济学的启示 ②

从佛教的观点,在大自然资源的使用上,当然是绝不会忽视可再生与不可再生物质的差别。对不可再生物质的挥霍,乃是一种暴力行为。佛陀告诫人们须以一种虔诚态度对待自然。就拿佛教徒植树造林来说吧,历来成就卓越!(试看中国各地凡有塔寺宝殿之处,无不郁郁葱葱,芳草如茵)舒马赫说这条规律一旦在全球落实,对经济发展的好处就极大,而东南亚许多经济的衰败,正是由于对树木可耻的忽略。
                      (摘自《新民晚报》2007.2.25 程民)

 

浅谈佛教和平思想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佛教的戒律非常具体、细微,所谓“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有五戒、八戒、十善业戒、以及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等。不管怎么划分,戒律的精神终究不会改变,那就是要求佛弟子人人都必须清净自心、去恶行善、修身证悟。所以佛陀才制定那么多的戒条,以防范众生迷乱的心性而造下危害社会以及他人的过失和罪恶。这些戒律,都是学佛者必须遵守的,也是作为一个人的最起码道德标准,是和谐社会之中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可以说,遵守佛教戒律,是实践和通往和平、和谐的康庄大道。

在佛教里,和平是佛教的创立之本,是佛子们圆成佛道的关键。佛门所说的“僧”,也叫“僧伽”,指的就是和合相处、平等共修的僧众集体;佛教的“六和敬”,说的是僧团组织和合大众的原则;佛法的“涅槃”,证的是个体身心与整体法界和合一如的无碍境界。这些理念和思想,都可以说明佛教是实践和平、和谐的宗教。尤其是“六和敬”的精神,更是佛教的和平、和谐、民主、平等精神的具体体现。在中国佛教寺院的常住规约当中,每每以此“六和敬”来作为规范僧众安住的规约,并以此来保证僧团的和谐、清净、庄严。 (摘自《广东佛教》2005.2 宏满著)

 

佛陀的思想对当时印度社会的启示

第一节 佛陀的政治思想 ⑩

在《阿含经》里,多处预说到七宝成就之轮王的出现,《中阿含经·王相应品·说本经》载:“诸比丘!人寿八万岁时,有王名螺,为转轮王,聪明智慧,有四种军,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宝。彼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是谓为七。千子具足,颜貌端正,勇猛无畏,能伏他众。彼当统领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乐。

七宝与《大萨遮尼乾子授记经》所举七宝除了次第及译名略有不同外,是完全相同的。七宝中象、马二宝象征国家之生产与交通的完备;摩尼(珠宝)宝象征国家财政的充实;夫人宝(女宝)与大臣宝(居士宝)象征着人民的善良;主藏宝(主兵臣宝)象征着国家机构的权威;而轮宝最为重要,也是“转轮王”一词的来源,象征着正义之轮的无坚不摧,也就是圆满无缺的正法实行。所以,佛典中常称转轮王为“行法行王”,意思是“实行正法的国王”。(摘自《人间佛陀与原始佛教》弘学著)

和谐世界,从心做起 ⑥

“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我们追求真理、参悟真谛,而真理无处不在。“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百草头上,也闪烁着真谛的光芒;生公说法,顽石不也同样点头吗!佛性是无处不在的,佛也是无处不在的。所以对大自然的一切,小至一草乃至一微尘,都要心存敬畏;菩萨不践生草。佛世更有道风高尚的草系比丘。

世上刀兵劫,屠门夜半声,谁肯为碗里羹而闭目静思!比丘饮水,尚要以漉水囊过滤。有心者都和自己一样爱惜生命,陆放翁诗言:“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难伸,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

古贤以鹿鸟为伴,今人闻之,将谓神话者哉!

破坏环境就是在破坏自己的家园,虐杀动物时就是在虐杀自己的朋友,庄严国土即是美化和保护环境,利乐有情也即是善待自己、善待自然。
                   (
摘自《法音》2006年第3期 明生法师著)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