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艺演出
(视频在线播放)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与社会】(60)           
 

当前社会与佛教 ⑤

“止”的修行使人不散乱,“观”的修行使人不昏沉,止观双修就能做到不散乱﹑不昏沉、心平气和﹑神智清明,面对五蕴,如实知,如实见,生理有生理的因缘,感受有感受的因缘,想象有想象的因缘,行持有行持的因缘,意识有意识的因缘,因缘生﹑因缘灭,不主宰也非听天由命,洞澈因缘而八风不动,自在无畏而深入社会,积极改善交通,防治生态污染,净化环境;改革金融制度,革新财税运用,发展经济;争取言论自由,提高教育预算,平等参政;关心学生所学,加强智慧思辨,成就人格。

当前社会“铜臭味”那么重,问题症结归因起来,关键还是在各级教育忽略人格的修行,面对这个“势如水之就下”的现象,佛教中流砥柱的责任相当艰巨,身为佛教徒,没有借口,没有延宕,只有精进不懈,努力以赴,庶几无惭无愧。(完)
                      (摘自《新雨月刊》第13期 社论)

 

佛教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的探讨 ②

一、佛教从诞生就涵盖了对社会尽责的内容

从释尊的言传身教看,他并非只管出世间的山林隐士,而是一位极度热心于济世导俗的法王。虽出家修道得成大觉,而不忘报答亲族国恩,特专门回国探望家属,为之说法。后来佛父净饭王病危,佛再度回国为父王说法送终,亲自扶棺送葬,尽了人子之责。当琉璃王率兵攻伐佛陀故国迦毗罗卫时,佛陀虽知国人业报难逃,仍于半路劝阻琉璃王退兵。国亡城破后,佛亲自率僧众回国看望被琉璃王残害的释迦族妇女,说法抚慰,表现出炽烈的爱国爱民之心。佛陀成道后深入人间化导众生,四十余年诲人不倦,直到临终还在说法。不仅说四谛十二因缘等法教人自净其心超出生死,而且谆谆教诲青年、妇女、长者等在家人如何营生治事、持家理财、交友尊师、父严子孝、夫妻和谐,过好世俗生活,获得现世安乐、后世安乐。佛陀还多次教导频婆娑罗、波斯匿等印度名王如法修身治国,推行民主法治,以十善导民,使人民丰衣足食,社会祥和安定。(摘自《中国佛学网》浮惠)

 

试论佛教戒律对
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四、不妄语是修身做人的基本守则

妄语是指不真实的话,未见言见,见言不见,不真实即为虚妄,它包括妄言、两舌、恶口、绮语等四种。妄语分为三大类:即大妄语、小妄语、方便妄语。它也有轻重之别。《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中云:

若优婆塞不知不见过人圣法,自言我是罗汉,向罗汉者犯不可悔,若言我是阿那含斯陀含,若须陀洹乃至向须陀洹,若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若得慈悲喜舍无量心,若得无色定、虚空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若得不净观阿那般那,念诸天来到我所彼问我,我答彼,我问彼,彼答我,谐犯不可悔。若本欲言罗汉,误言阿那含者,犯中可悔。……若发心欲妄语未言者,犯下可悔。……若狂若心乱不觉语者,无犯。
                         (摘自《佛教在线》周祝英)

 

佛教的财富观

2、追求利益和修行是否对立

很多人学佛后觉得世俗生活毫无意义,而从事世俗劳作更是在浪费生命。这也使得社会对佛教形成了诸多误解,以为学佛是消极厌世的表现,是对人生责任的逃避。学佛和追求财富真的不可兼得吗?

佛教将正当的谋生手段称为正命,反之即为邪命。假如我们放纵自己的欲望,非法求财,损人利己,这样的行为和修行自然是对立的。我们常常可以发现生活中有那么一些人,学佛的同时还在继续造作恶业,以为只要拿出部分钱财布施或供养三宝,就可以抵消自己的罪孽,可以从中获得心理平衡。其实那只是他们的自我安慰而已。我们要知道,布施和供养虽然会给我们带来福报,但并不能因此抵消恶业,更无法改变生命中累积的烦恼习气。所以我们在选择职业之时,必须符合法律与戒律的双重规范,用正当的手段谋取财富,这和修行并不是对立的。 济群法师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