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问答(九十八)

问:人们常常将佛当做神来拜,或将佛教等同于迷信,根本不愿进一步了解,怎么办?

答:确实有很多人将佛当做神祭拜。但他能够礼拜佛菩萨,总是有向善之心。作为学佛者,我们不应该心生轻视,而应将自己学到的佛法告诉他们,帮助他们进一步认识佛、法、僧三宝。

至于将佛教等同于迷信,同样要以慈悲心,以善巧方便来引导。你可以问他:你了解什么是佛教吗?如果不了解,怎么会认为它是迷信呢?一般说这种话的人,根本不知道佛教是什么。这样,你就可以进一步告诉他:什么才是真正的佛教。真正的佛教,是智信而非迷信,其作用,恰恰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你还可以进一步告诉他,究竟什么是迷信。其实,生活中遍布迷信,或是对金钱、地位的迷信,或是对感情、家庭的迷信,或是对鬼神、巫术的迷信。凡是我们认识不清,而又特别执著、依赖的,皆可称为迷信。有机会,我可以和大家探讨一下“佛教徒的信仰”,向大家讲一讲,佛教究竟是什么?是唯心还是唯物?是有神还是无神?是哲学还是宗教?这些都是认识上较有争议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澄清。

(摘自《问道》与济群法师面对面)

有关菩提道次第所出问题解答

八十问:苦集是所舍,灭这是所取,然集是因,苦是果,何故颠倒而说,先果(苦)后因(集)呢?

答:当知世间非无漏乐,三界如牢狱火宅,佛世尊在鹿野苑为五比丘说法:“此是苦圣谛……乃至此是道圣谛。”使知四圣谛之体性。此是苦谛之“此”字,谓情器世间;此是集谛之“此”,谓烦恼业力;此是灭谛之“此”,谓惑业及苦皆灭;此是道谛之“此”,谓趣此方便(为戒定慧三学)。四圣谛言苦圣谛者:谓凡俗有情见为安乐,然谛实、圣者所见苦之自性,真实是苦。凡俗为愚痴无明所覆,于苦自性颠倒境,反以为乐。故佛世尊先说苦谛,令生厌离,欲求解脱。若于世间未生厌离,则虽所学为出世法,或为闻思修,皆成集谛。集谛为流转轮回之因,若如处牢狱,生起猛利求解脱之心,则任何所作,皆不为轮回因所牵引。然若欲生厌离,则须思苦谛。

(摘自《灭除心暗曼殊意光论》郭和卿著述)

为什么要学佛? ⑨

应当认识痛苦之三:苦苦

那么,苦苦是什么呢?

苦苦大家比较容易了知。如生苦,出生过程就是苦。你看,一个婴儿从母亲的肚子里刚一生下来就非常强烈地哭,为什么呢?因为他习惯了在母亲非常柔软的肚子里面待着,生出来后,一碰到人的手啊、布啊什么的时候,就象有千千万万的兵器往身上刺一样痛苦。任何东西对他来说都不适应,如此等等。包括在母胎里面也有许多的苦。

那么人生下来后长大了,就会老啊。那么老当然也有苦。如果一个三十岁的人,一刹那变成八十岁的话,那肯定是无法忍受的痛苦。只不过一般人是慢慢地过度到八十岁,渐渐习惯,不觉知其苦而已。

疾病是谁都避免不了的痛苦。它能夺走你的健康,能夺走你的工作,能夺你走的前程,能夺走你的一切幸福,甚至能夺走你的生命!非常可怕,也是很痛苦的。

死亡更为痛苦!因为死亡一旦降临,就意味着从此以后与自己的家人亲戚朋友彻底地告别了,再也不可能回头。而且走上的是一条黑暗不明的路。一个将要死亡的人,对他来说,未来是一片空白,接下来的事情他一点都不知道。人如果知道未来是苦一点或乐一点的话,那还好办,最可怕的就是“不知道”。因为不知道,所以带来许多恐惧,猜疑等等。所以会非常痛苦。

活在这个世上也有许多苦。比如说,人们对所爱之物越爱越执着,越执着就把它归纳到“我”的范畴内,就成了“我执”、“我所执”。但是,你越把它当成“我”的,就越容易失去。(摘自《法雨清流》夏坝仁波切 著)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