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关于这颗心(108)
      ——戒·定·慧

[泰]  阿姜查著  赖隆彦译

缺乏修行,累世都无法洞见佛教的心要

若认定戒律只是种传统,那么,即使老师告诉我们实相,我们的修行还是会有缺陷。我们可能研究教法并能背诵,但若真的想了解它们,就一定得修行。缺乏修行,会成为一种障碍,使我们累世都无法洞见佛教的心要。

因此,修行就如大皮箱的钥匙,若手上有正确的钥匙——禅修之匙,则无论锁有多紧,当拿起钥匙打开它时,锁就会应声而开。若我们没有钥匙,就无法开锁,将永远不知道箱子里有什么。

事实上,有两种知识。觉知法的人,不会只凭记忆说话,他或她说的是实相。世间人通常只凭记忆说话,更糟的是通常是夸张地说话。例如有两个人久未谋面,有天他们在火车上不期而遇。“哦,真巧”,其中一个人说:“我正想找你!”

事实并非如此,他们彼此完全没有想到对方,只是一时兴奋才如此说。因此,那变成谎言,是的,那是无心之过。这是不知不觉的谎言,是种微细的烦恼,它经常会发生。

因此关于心,空经比丘遵从沙弥的指示:吐气、吸气,清楚觉知每个呼吸,直到他看见内在的骗子——自己心中的谎言为止。他看见烦恼浮现,就如从蚁丘出来的蜥蜴,他看见它们,并在它们出现时,认出他们的真实本质。他注意到心如何在前一刻构设一件事,然后到了下一刻又变成另外一件。

思想是有为法,是必须依赖因缘而生的法,而非无为法。调伏的心、完全清醒的心,不会再构设心境。这样的心洞见圣谛,无须再攀附外缘,觉知圣谛就是觉知实相。攀缘的心试着回避这实相,说“那很好”或“这很漂亮”,若心中有佛,就不再受骗,因为我们知道心的实相。心无法再创造染污的心境,因它清楚觉知一切心境都是无常、苦与无我的,若执著它们就会衍生痛苦。

这颗骗人的心正是我们观察的对象

无论去到哪里,觉知者经常存在空经比丘的心中。他带着了解,观察心的各种创造与增生,看见心如何进行各种欺骗。他掌握了修行的心要:

这颗骗人的心,正是我们应该观察的对象——这是以高兴与痛苦、好与坏,带领我们走向苦、乐两端,造成我们轮回生死的心。

空经法师觉悟了实相,掌握修行的心要,就如人捉住了蜥蜴的尾巴。

对所有的人而言也是如此,只有这颗心最重要,所以要修心。那么,我们要如何训练它呢?借由持续保持正念、正知,我们就能觉知心。这个觉知者超越心一步,它能觉知心的状态,觉知“心就只是心”的人,即是觉知者。

觉知者在心之上,因此能照顾心,教导心觉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最后每件事都会回到这颗攀缘的心上,若心陷入攀缘中,就会失去觉知,修行也将没有结果。

因此,我们应训练这颗心去闻法与培养佛,培养清楚而光明的觉知,它存在于一般心之上,并超越它,觉知内在发生的一切。所以,我们要以“佛”字来禅修,如此才能觉知心内之心。只要观察心的一切活动,无论好与坏,直到觉知者了解心就只是心,不是我或人为止,这就称为“心随观”①。依此方式来看,我们就会了解,心是无常、苦与无我的。

我们可以归纳如下:心是认识有别于心的六尘者,觉知者如实觉知心与六尘两者。我们必须经常使用正念来净化心,众生都有正念,甚至连猫捉老鼠,或狗吠某人时都有,这是种正念的形式,但它并非如法的正念。

众生都有正念,但它有不同的层次,就如看东西有不同的层次一样。例如,当我告诉人们观身时,有些人说:“身体有什么好观的?每个人都可以看见它——头发、指甲、牙齿与皮肤,我们早就看过了。那又怎样?”

【注释】

① 心随观:即四念处(身、受、心、法)之中的心念处。禅修者安住于心,就自己内心的情况持续思维观察,观心是无常、苦、无我的,以破除心为我的妄见。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