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关于这颗心(109)
      ——戒·定·慧

[泰]  阿姜查著  赖隆彦译

以心眼去看身体里的身体

人们就是如此。它们的确可以看见身体,但看到的是错误的,他们并未以“佛”或“觉知者”去看,只是以平常的方式看见身体,只看见它的外表。只看见身体并不够,若只是如此会有麻烦,你们必须看见身体里的身体,如此事情才会变得比较清楚。

只看身体,你们会被它愚弄,被它的外表给迷惑,未看见无常、苦与无我,贪欲会生起,你会着迷于色、声、香、味与触。这种看见只是以世俗的肉眼看见,会让你产生爱与恨,且有好恶的分别。

佛陀教导我们,必须以心去看,看见身体里的身体。若你真的看进身体里去……嗯!真的很恶心。今天的和昨天的东西都混在那里,你分不清什么是什么。这样看比用肉眼看清楚多了,疯狂的肉眼只看它想看的东西,我们应以心眼、慧眼去观。

这是能根除五蕴——色、受、想、行、识执著的修行,根除执著就是根除痛苦,痛苦就在这里,在执著五蕴处生起。五蕴本身并非是苦,只有执著它们为自我——那才是苦。

若透过禅修,看清这些事物的实相,痛苦就会像螺丝钉或螺栓一样松开。当螺栓松开后,它就会退出来。心的松脱也是如此,它会放下,从善恶、名利与痛苦的迷执中退出。

若我们不知这些事物的实相,那就如随时在绞紧螺丝钉,它变得愈来愈紧,直到摧毁你,让你痛苦不堪为止。当你觉知事物的实相时,就是在松开螺丝钉,以法的语言来说,我们称此为生起“厌离”。你变得厌倦事物,并放下对它们的迷恋。若能如此松开,就能得到平静。

人们只有一个问题——执著的问题

人们只有一个问题——执著的问题。就因这件事,人们互相残杀。一切问题,无论是个人、家庭或社会的问题都根源于此。其中没有赢家,他们互相残杀,但到头来没人得到任何东西。得失、毁誉、称讥、苦乐——这些都是世间法,它们吞噬了世间众生,是麻烦制造者,若不省察它们的真实本质,就会痛苦。

人们甚至为了财产、地位或权力而杀人,为什么?因为他们将这些事看得太重要了,他们被任命为某个职位,如村长,就乐昏了头,在被任命后,变得醉心于权力。若老朋友前来拜访,他会说:“别常来这里,现在的情况和以前大不相同了。”

佛陀教导我们要了解财产、地位、赞美与快乐的本质,当他们出现时,接受它们,但要顺其自然,别被它们冲昏头。若你无法真正了解这些事,就会受到权力、子女与亲属等的愚弄!若你清楚了解这些事,就会知道它们都是无常的“行”。若执著它们,它们就会变成烦恼。

人们刚出生时,只有名与色而已,之后我们才为他加上王先生或林小姐等名称,这是依据世俗法而为。此外,还会有上校或医生等头衔。

若我们并非真的了解这些事,便会认为它们是真实的,并执著它们;执著财产、地位、名称与阶级。若你有权力,就可颐指气使:“将这人抓去处决,将那人抓去关起来。”阶级带来权力,“阶级”一词正是执著之所在。

只要人们得到阶级,就开始发号施令;对或错,全凭心情行事,因此一再犯同样的错误,偏离真实的道路愈来愈远,了解“法”的人不会如此表现。若你拥有财产与地 位,就让它们只是财产与地位,别让它们成为你或你的身份,只要善加利用来履行职责即可,然后就放下。你还是你,没有改变。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