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虚云和尚传(50)

何明栋 著

 

就是葬在云居山上,也很分散。年长日久,连塔墓都找不到了。作为云居祖庭的看门人,虚云和尚自责于内心不安,所以请詹居士夫妇考虑可否用这笔款子改用于建筑云居山海会塔。复信寄出之后,很快收到詹居士夫妇的回信,告之同意虚云和尚的意见,并且又增寄5万元港币以为工程之用。新建海会塔工程随即开工,到1959年7月,海会塔建造竣工,虚云和尚很是高兴,特地用弟子供养的仪金请塑2尊地藏菩萨像,其中一尊就供奉于海会塔中。

1959年8月初(农历六月),虚云和尚的病情加重。一天,真如禅寺住持性福率众职事前去探望虚云和尚。虚云和尚在感谢大家的好意之后,语重心长地将自己的后事做了交待:“我们有缘,相聚一处。承诸位发大心,数年间复兴云居道场,辛劳可感。但苦于世缘将尽,不能为祖师作扫除隶,有累诸位。倘我死后,全身要穿黄色衣袍。一日后入龛,在此牛棚之西山旁掘化身窑。火化之后,将吾骨灰,辗成细末,以油糖面粉做成丸果,放之河中,以供水族结缘。满吾所愿,感谢不尽!”大家听了都劝虚云和尚好好养病,长住弘法。虚云和尚对大家的安慰再次表示感谢,并告诉说:“我的世缘已尽,随缘去吧!”接着说了《辞世偈》,云:

虾恤蚁命不投水,吾慰水族身掷江。

冀诸受我供养者,同证菩提度众生。

请各法侣,深思熟虑。生死循业,如蚕自缚。

贪念不休,烦恼益苦。欲除此患,布施为首。

净参三学,坚持四念。一旦豁然,方知露电。

悟证真空,万法一体。无生有生,是波是水。

吁嗟我衰老,空具报恩心。
    宿债无时了,智浅业识深。
    愧无成一事,守拙在云居。
    诵子
饰句,深愧对世尊。
    灵山会未散,护法仗群公。
    是韦天再世,振毗耶真风。
    自他一体现,咸仰金粟尊。
    中流作砥柱,苍生赖片言。
    末法众生苦,向道有几人。
    我负虚名累,子应觉迷津。
    佛国时欣慕,香光似近趋。
    谨留几句偈,聊以表区区。

或许是因为天气变暖,更加上香港弟子释宽航等人上山探望,到农历八月虚云和尚的病情有所减轻,精神好转,天气好的时候还能在侍者的搀扶下到天王殿前走走,与僧众冲壳子(系湖南方言,即“聊天”)。月内又收到越南宣圣法师的来信,询问虚云和尚的身体状况与云居山真如禅寺情况,虚云和尚当即口授,由侍者执笔写了回信。对于自己,虚云和尚感谢宣圣法师等人的关心,“惟老病不堪,旦暮幻景,殆将不久”。虚云和尚希望宣圣法师等人,“当各痛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精进净业,勿空过光阴,勿负此人身!”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虚云和尚对佛法的崇奉可以称得上是至死不渝,对自己的生死去留随缘而定,洒脱无比。对后学、对来者无不苦口婆心教导他们抓紧时间,认真修持,了脱生死。应当说这正是虔诚佛教徒的最后心声──慈悲度众。

1959年农历八月间,虚云和尚除口授回复越南宣圣法师的信,同时还对专程前来亲近自己、朝山礼祖的香港释宽航等人也多有开示。其中有以禅板为例,教诲弟子要“一个人做事的时候就要认真做去。做好之后,就要像这块竹板一样空无所有。”虚云和尚的这番开示,与《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同出一辙,而且更为形象,更为具体,因而给在场的弟子们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1959年农历九月初六,在潇潇秋风中,虚云和尚得知北京传来李济深先生逝世的噩耗,痛苦万分,悲怆地喊了一声:“任潮(即李济深的字)!你怎么先走了,我也要去了。”而后,竟长时间说不出话来。这一句悲惨的话语,道出了虚云和尚对李济深先生的一片深情。早在1933年11月,李济深与蒋光鼐、蔡廷锴等人在福建宣布反蒋抗日,组织“中华共和国人民政府"时,虚云和尚就与李济深交往密切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