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修行人之路】(18)

修行人应离欲,走清净出离道,走菩提大道

修行

有了智慧,世间一切的现象,你能忍受得了。譬如别人以非理辱骂你,非理骗你钱,骗你一、两百万,乃至骗你倾家荡产,你能忍受吗?你要欢欢喜喜的想:“我的业障可消了,他替我消业障。”要是有这样的心,你当下就是菩萨,就是佛。你有没有这样的心?你虽然不跟他打官司,往往也会抱怨几句:“他太坏了,这个人太坏了!”这种情况是每一个人都会发生的,因此,你必须有这种智慧,能忍受。凡是世间一切种种加害于你的,都能忍受。第一个观念,认为这是我过去业障所感的;第二是认为这是帮助消业障,促使自己快一点成佛。你若能这样观想,也就心安理得。

(摘自《修行》梦参老和尚开示录)

◇◇◇◇◇◇◇◇◇◇◇◇◇◇◇◇◇◇◇◇◇◇◇◇◇◇◇◇◇◇◇◇◇◇◇◇◇◇◇◇◇

瞋恚经常伴随着身体发热、热气往上升、心中发火、身体发汗、烦躁不安、说话加快,有时感觉整个肉身似乎陷入火屋或火山地狱。若在苦境中再紧紧执取目标,对它继续起瞋,就像在燃烧的火堆中,更增添燃料,火势必然更旺。《法句经》222偈说:“若能抑忿发,如止急行车,是名善御者。”如何抑忿,而成为善御者呢?有人用强大的意志力,压抑下去,这样火种不但不能消毁,而且蕴藏更强大的能量;有人用转移的方法,但因其不能如实面对瞋境,只有治标的效果。

如何随顺解脱地疗治瞋恚?当察觉到瞋火时,静默下来,深呼吸几次,让瞋火急速降温,命名它:瞋、瞋、瞋……,让瞋火难以再升高,让它自然滑落下来,不用意志力去压抑它,也不任它流窜,只要对瞋的身心状态保持警觉、观照。瞋恚是源自于对苦境、逆境的排拒,对欲爱的执取,平时若多修习四无量心,有助于止瞋。慈观即给予快乐、平安,悲观即拔除自他之苦,喜观即鼓舞轻松、喜悦,舍观即实践平等、包容、放下我慢。(摘自《嘉义新雨》第11期 明法比丘)

◇◇◇◇◇◇◇◇◇◇◇◇◇◇◇◇◇◇◇◇◇◇◇◇◇◇◇◇◇◇◇◇◇◇◇◇◇◇◇◇◇

南行散记 ⒅

                ※ 理海

2003年2月7日 星期五 晴朗依旧

早餐后赴普门报恩寺,拜会泰国华宗大宗长仁得上师,并交换意见。下午参观大城府历史演义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旅游谘讯中心,在大城用晚斋后又回到湄南河大酒店。

 

2003年2月11日 星期四 风和日丽

在曼谷机场候机厅,全团成员还沉浸在无限的激动之中,全团认真总结这次出国守护佛牙舍利后,一致认为:此次有缘参加中国佛牙舍利赴泰国供奉的护法活动,并能圆满完成任务,首先,要感谢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佛教协会和江苏省宗教事务局对我们的高度信任,成就了此次殊胜的因缘。其次,感谢领导小组成员具有极强的责任心,工作做得仔细、认真,形成巨大的亲和力,讲团结,顾大局,能吃苦耐劳和对佛菩萨的虔诚,这些都为圆满完成护法任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摘自《佛学通讯》2003年10月)

◇◇◇◇◇◇◇◇◇◇◇◇◇◇◇◇◇◇◇◇◇◇◇◇◇◇◇◇◇◇◇◇◇◇◇◇◇◇◇◇◇
参学琐谈⒅

及至睡醒,走下楼去,那位青年比丘正在拱翠堂的廊下坐着看书,他一见我下来了,即喊工人准备洗脸的东西,并微笑着对我说:“昨晚我到楼上喊你吃饭,几次都没有喊醒你!后来我想你一定是太辛苦了,所以也就不敢再惊动你了!夜里睡得还好吗?”我听了很不好意思地说:“刚才醒来,看到外面的光亮,我还以为天尚未黑哩!起来走到窗前看了看,才知道已经是又一天的早晨了!”他听我这么一说,眼泪都几乎笑了出来,等他笑够了,我们才同进早餐。

吃了早饭,我本想辞行去白土镇净梵寺的,但那位青年比丘却坚持要我再休息一天,他说:“这是老和尚的意思。”接着他又指指天空说:“你看!天就要下雨了,怎么可以走?”果然,不大工夫,霏霏细雨,即淅淅沥沥落个不停!我笑笑对那位青年比丘说:“以前曾听人说: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的故事,现在应把这两句改成: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亦留了!”他听了很高兴。(摘自《参学琐谈》释真华著)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