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修行人之路】(69)
修行人应离欲,走清净出离道,走菩提大道


修行 (69)

像我们说这个人很固执,或者用一个好的名词,很刚强。像我们出家人一讲持戒,宁可持戒而死,不做犯戒偷生,他也是刚强;你怎么折磨他的肉体,他不改变他的思想,他的意志就是他的思想,有一点点“无我”的味道,但是他不能放下,忠孝节义也都有这个涵义。

因此我们想要消除我执,必须得到解脱,这就叫智慧。“无我”得有智慧,没有智慧,处处把我摆在第一位,没想到别人。菩萨不是这样,而是“一切众生就是我,我就是一切众生”,所以他度一切众生,乃至晓得所有一切众生都是如梦如幻。有人问说:“地藏菩萨如果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藏菩萨恐怕成不了佛了?”我说根本没有众生,地藏菩萨眼里没有众生,他终日度众生不见到众生相。《金刚经》说得很清楚“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如果菩萨要有众生相的话,他就不是菩萨了。(摘自《修行》梦参老和尚开示录)

◇◇◇◇◇◇◇◇◇◇◇◇◇◇◇◇◇◇◇◇◇◇◇◇◇◇◇◇◇◇◇◇◇◇◇◇◇◇◇◇◇

苦乐参半好修行 ②

是啊!如果人生一切都是那么圆满,我一定沉溺在顺境的喜乐中,根本不会想到需要精勤修行以解除苦迫啊!

曾有居士问我:“我们都知道无常,但人总是趋吉避凶的,该怎么看待呢?”我告诉她:“那就是要作意思惟无常的真理,如理思惟,变成生命的一部分,才能法随法行。”如今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正因为人间是“苦乐参半”,真的是最适合修行,难怪佛陀在人间成佛。因为在不圆满的人间带给我们种种的苦迫与不安,这些会促成我们想为自己与众生的生命,寻找出一条清凉的道路来。这样一想,我感觉自己较能放下那些抱怨与遗憾了。(完)(摘自《香光庄严》58期 释见错)

◇◇◇◇◇◇◇◇◇◇◇◇◇◇◇◇◇◇◇◇◇◇◇◇◇◇◇◇◇◇◇◇◇◇◇◇◇◇◇◇◇
二十亿耳沙门的修行 ⑧

因此一个离欲的人,心善解脱,他还会被什么来朿缚他呢?若再修慧,断除无明,他还会回来吗?二十亿耳沙门证果后佛赞扬他“勇猛精进,堪任苦行。”上面所谈到的各种解脱乃是我们的心意对种种境所生的分别与执着,这必需靠常常静坐修定以清净的心来观察心念的生生灭灭,这在佛法称为现观,我们必需培养观心,当下就断除对境(色声香味触法)的贪执之心念,而达到离言绝虑、清净心、无念、无心的境界,这是无生的境界,亦即是佛的境界。它是离言语、心思乃及离识的境界。

从阿毗达摩论的观点来看,当一个新的境呈现时,我们生命之流的因素,即有分会起波动,然后有分被切断,根与意门会转向新的境,然后产生造业的速行心,它的发生,犹如电光石火,实际上比这比喻还要快,我们还未查觉时己经作了反应而造业了,所以我们应培养强大的正念,冷冷地面对每一次根门的接触,延迟反应,给自已空间与时间正思惟之后才反应,就能修到不为境所转的程度。若以法念处章里所讨论的,那即是从五盖、五蕴、十二处的执取,以八正道来贯彻,修行培育七觉支,而达到解脱的境界。行者培育起强大的定力之后,心常寂定恒以慧观,不为五尘所迷惑。

(摘自《福聚院网站》法增比丘)

◇◇◇◇◇◇◇◇◇◇◇◇◇◇◇◇◇◇◇◇◇◇◇◇◇◇◇◇◇◇◇◇◇◇◇◇◇◇◇◇◇
参学琐谈 (69)

从那次知客、维那和僧值师,到我们房间里“移樽就教”之后,七位会经忏的戒兄无形中都成了忙人。客堂里每天挂出的佛事牌上都有他们的大名,今天张府念经,李府拜忏,赵府放焰口;明天刘府放焰口,孙府念经,马府拜忏;总之,念经也,拜忏也,放焰口也等佛事,无日无之。起初那七位戒兄颇不高兴,每次念经或拜忏回来就牢骚满腹地说:“我们是来读书的!为什么天天叫我们去念经、拜忏、放焰口!真是莫名其妙!”(我也这样想)可是,当他们做了半个月的佛事下来,每人拿到一大叠花花绿绿的钞票时,竟又把钞票扬得高高的,以挑逗的口吻对我炫耀着说:“侉子!你看钞票多好!快点学,学会了好拿钞票!”说老实话,看他们的钞票,想想自己的困难,的确有努力学学经忏,常此混混就算了的念头;但有时候常住里因人手不够,叫我去滥竽充数站空班时,心里就会想:“我冒着生命的危险出外参学,就是为的这个吗?”

(摘自《参学琐谈》释真华著)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