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修行人之路】96
修行人应离欲,走清净出离道,走菩提大道


修行 (96)

你要是有智慧,自己去观想,在你自己内心产生修道的殊胜因缘,外面自然就会有三宝加持力。就是内有因,外有缘结合,因缘和合,你想求什么善果,立时得到。大家把我昨天说的那两句话记住,若是定业可转的话,善恶因果就没有了;如果定业不可转的话,成佛的人就没有了。人家不能成佛了,他永远转不了那定业,他的业怎么消得清净,他怎么能成佛呢?这两者之间观想久了,你自然就会开智慧。

顺因果,不违背因果,加上三宝的加持力,两者相结合,你的业就转了,业就消失了,业就空了。如果你不顺因果、昧因果,三宝加持力就加持不到了,当然加持不到,因为跟三宝力不合。是因为你的心,跟三宝加持力的心,两个合在一起,你的业就没有了。大家要经常观想光明,放光明就是对治恐怖,人在黑暗中才会恐怖,在光明之中他不恐怖,想想看大家是不是这样?如果你很害怕,把灯全打亮,电灯一照,这光明就可以把黑暗破除,你就不恐怖了。

在纽约,有一个小孩跟我讲,他一睡觉就叫。我说:“你试试看,隔一间屋子给你,电灯不要关,看你还叫不叫?”开灯之后,他就不叫了,好睡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我说:“这会儿你再把灯关了。”他也不叫了。人见到黑暗就害怕。我们好多人都是这样,在因地当中,特别是大家做梦,凡是恐惧的梦都是害怕,只要一亮、一光,恐惧的梦没有了;你那时候还能念佛、念法、念僧,你一念,什么都没有了,光明现前了。要经常这样想,这样练习。

你念经要有精进心。精是纯一,一点没夹杂,纯净了。精进了就不退,勇猛向前。直心是道场,正念真如,直证菩提,所以在《大乘起信论》叫直心。当然最初的阶段你达不到,但是你这个勇猛心、精进,而且不夹着妄念,不夹着思想,当你精纯了,你可以把你好多劫罪的事情超度出去。《地藏经》说“是人超越三十劫罪”,闻到哪一个佛的名字,度多少大劫、几百大劫。就是你的心纯了,一念纯净心超过了。

(摘自《修行》梦参老和尚开示录)

◇◇◇◇◇◇◇◇◇◇◇◇◇◇◇◇◇◇◇◇◇◇◇◇◇◇◇◇◇◇◇◇◇◇◇◇◇◇◇◇◇
参学琐谈 (96)

这时的情势,既然已像将要倾倒的大厦,多数人都逃避不顾了,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力量,如何能够扶持得住?于是乎,你逃我也逃,大家都抱定了逃!逃!逃的算盘,随着人潮,没命地逃!听吧:由哭声、叫声、打骂声交织而成的嘈杂声,响彻每个车站或码头的角落。但这些,不唯不能阻止逃亡的人潮,相反地,那些逃亡人儿的心由于各种声音的刺激,似乎显得更疯狂了!到这种情形,只好无可奈何远远地站着,看着争先恐后的人潮,向车上或船上冲!

这时,在苏州火车站相互冲激的人潮中,夹杂着三个和尚;两个是从穹窿山大茅篷来的,他们的名字是一真和隆平,另一个即是我。隆平曾在灵岩山当过知客,与我有同寮之谊,一真是住茅篷的老修行,与我也曾有数面之缘,我们是无意中在灵岩山下院相遇,他们原来逃离的计划好像是:从南京溯江而上,到江西南昌看一个道友,再往西走,准备进万里终南,度其隐遁生活的,后来不知何故,他们又改变了主意,同我到了上海;而我的逃难路线则是:从苏州到上海,由上海去宁波,在宁波等我父亲受戒圆满,再朝普陀。如果时局好转,则下山再去天台,从天台到杭州等处逛逛,然后仍回灵岩山。否则的话,就住在普陀山不动,一切交给观音菩萨处理。就这样,我们三人从木渎坐船到了苏州,好容易挤着购了三张到上海的火车票(其实,此时不买票也可以混水摸鱼般的爬上车去,但我们不愿做几近偷盗的事),又挤到月台,但无论如何挤,也挤不上火车!

看看车里的人填满了!车顶上车外面凡是能够攀扶的地方也贴上了人,火车头冒出浓浓的黑烟,好像就要开动的样子,一、隆二师急了,我也急了,在这当口也顾不得威仪了,于是三人便合力挤近火车,我蹲下去先叫他们二人踏着我的两肩爬上车顶,又立起把三人的行李(三支行脚僧用的背夹子)递上去,然后我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再加上他两个人的“拉拔”,才爬上车顶。爬是爬上去了,但是要命的是车顶不平人又多。站着固然很危险。而坐下也不觉得好到哪去。大家正在为难,忽听一人高声喊道:“火车快要开啦!诸位把自己的行李放在自己的前面,骑在车脊背上,与对面坐的人,互相拉着手,以免发生意外!”果然,大家把腿岔开坐在车脊背上,互拉着手,增加了不少安全!”

汽笛一声长鸣,火车开了!但是,他好像载不动许多愁似的,一边呜呜哀鸣,一边吃力地向前蠕蠕爬行着,恰像一条受了伤的乌龙,使人看了不禁有一种悲怆酸楚之感!

我一个为参学而受尽折磨的僧青年,坐在火车的脊背上,不时回头遥望着灵岩山,和矗立在灵岩山上的多宝佛塔,然后轻轻自言自语地说:

“美丽的苏州再见了!不,美丽的江南再见了!”(摘自《参学琐谈》释真华著)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