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圆满生命的实现 (65)
              ──布施波罗蜜
陈柏达著

九、听法也是无畏施

一般人只知道“无畏施”是解除人们心中的忧虑和恐惧,而不知道听经也是一种无畏施。

听经,只要带一颗诚敬的心去洗耳恭听,就必然会得到利益。它不但是“耳施”、“心施”,同时也是“无畏施”。因为讲经说法需要有人捧场,听众对于讲述佛法的人是一种很大的鼓励。听者越恭敬,讲的人也会越慎重。听的人越踊跃,讲的人可能就越讲越起劲。否则每次法会只有小猫两三只,演讲的人难免会打退堂鼓的。人生做事总是要有第一次,练习讲经也是如此。“一回生,两回熟”,而且讲的次数越多,就会越熟练。所有成功的演说者和讲经家谁不是多年磨练出来的?难道有不学而会的天才?纵使他天生是一块演讲的材料,假如他几次上台讲经时,都没人捧场,他可能会产生挫折和自卑感,说不定因此错过练习和成功的机会,也埋没了兴趣与人才。我的意思是说:越是讲经的新手,越需要我们邀人去聆听、去捧场。讲经的新手有了听众的捧场,越讲就会越有信心,越讲越生动自然。好的演说者哪一位不是从生硬开始练习起的呢?因为听经可以给讲的人增加信心的鼓励和熟练的机会,所以我说听经也是一种无畏的布施。

听经的人越踊跃,宏法的人才也就越多。讲经和听众越多,印经的风气也就越流行开来。有了讲经和印经,人们也比较能够如法修行,而不至于盲修瞎练,徒劳无功。所以,听经、讲经、印经和修行是相互关连的,而且还攸关佛法的兴衰。要挽救世界的危机,最好从改善人心开始。改变人们的思想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宏扬佛法。听经、讲经、印经和修行真是当务之急啊!

“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从这句话,我们不难想像到听经的重要性。听经可在潜移默化当中,改变了我们的思想,提升了我们的人格。使我们融入在真、善、美、圣的境界而不自觉。再者,因为讲经的人时常会把他们研究与修行的心得和盘托出,不但省却我们钻研苦读的辛劳,而且我们有了疑难,也可以藉机向他发问,扫除心中的疑虑。难怪,我们每次听完经后,总是有法喜充满的感觉。

所以,我们用“在春风里”和“春风化雨”来形容听经与讲经的感受实在是极为恰当的。(请参阅《华严经疏钞》的〈闻经十大利益〉)

难怪《瑜伽师地论》叮咛我们听法时要做五种观想:

(一)作宝想──对于所听闻的佛法,产生尊敬和稀有难得的想法。

(二)作眼想──当念此法,乃人天眼目,能够使我大开智慧。

(三)作明想──当念此法,如阳光普照,使一切众生都蒙受利益。

(四)作大果胜功德想──当念此法,能使我证得永恒和完美的涅槃境界和圆满的佛智。

(五)作无罪大适悦想──当念此法,在现世就能消除我的罪垢和业障,使我的身心得到舒适和喜乐。(请参阅《华严经疏钞》的<闻经十大利益>)

《大庄严经》也说:听经有八种功德。

(一)端正美好──经纯正的信心和洁净的仪容去听闻佛法,所以感得身体庄严、端正美好,而没有丑恶的相貌。

(二)力势强盛──以勇猛精进的心听闻佛法,感得力和威势,降伏一切烦恼和刚强的众生而不怯弱。

(三)心悟通达──听闻佛经,了解奥妙的义理,所以心领神会以后,便能明白一切法相而没有挂碍。

(四)得妙辩才──听闻佛经,通过一切法相,所以能获得美妙的辩才,从一句经文中可以发挥无穷无尽的义理。

(五)得到禅定──听闻经法时,思惟奥妙的文句和义理,能收摄心念而不会胡思乱想,所以容易进入禅定的境界。

(六)智慧明了──听闻经法时,深入了解经中的义理,所以能开发本有的智慧,洞悉一切事理,没有障碍。

(七)舍去尘劳──听闻经法,会使人明白世间的过患,因而厌离尘俗,专心修学佛道。

(八)广结善缘──听闻经法以后,又能依照经中的义理为人演说,使智慧的薪火,辗转传递,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而永不断绝。

《月灯三昧经》的第六卷说:多闻有十种利益。

(一)知烦恼助──知道各种烦恼有引发恶业和苦报,因此勤求出离,不为所惑。

(二)知清净助──知道一切清净的心行有助于智慧的启发,所以勤于布习,以证无上佛果。

(三)远离疑惑──对于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事理和邪魔外道的理论都能明白通达而没有疑惑。

(四)作正直见──明了一切邪正、善恶的境界,因此能以正确的知见去破除众生的迷信和邪见。

(五)远离非道──由于确实明了善恶果报和诸法因缘,所以能够远离一切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罪恶和过失。

(六)安住正路──坚信和安住如来的正法,不为外道邪说所困惑。

(七)开甘露门──深入佛法的堂奥,了知无上法味,而且又能以佛法来普润群生,增长他们的善根。

(八)近佛智慧──由于多闻,而知道戒定慧能导致圣果,因此心常在道,精勤不懈,离圆满的佛智越来越近。

(九)为作光明──知道众生为无明和愚痴所覆盖,长夜受苦,所以能用佛法的明灯照亮世间,使他们破迷启悟。

(十)不畏恶道──由于多闻,而知道万法体性空寂、无苦无乐,所以能发广大的心愿,随类化度生而不畏惧艰难和困苦。(参见《佛学次第统编》)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