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原始佛教(一二八)

纯净喜悦的爱 ②

爱的观照

(阿姜苏美多 著 释自霁 译)

当“心”从“我”的幻相中释放出来,一种慈爱的特质就在生命纯净的喜悦中产生。

那不是期待成为任何事或任何人;也不是期待持续或永恒。

它不是任何事物所造成的,那只是事情的本然。

>修行并非抑制觉受的无情

而体验的途径是培养出来的。我们必须清楚自己的处境,不要试图成为自以为希望的样子,我们必须不作评断地如实修炼。对自己、传统、师长、比丘或比丘尼,无论是哪一样,如果感到紧张、不安、幻想破灭或失望,那么试着去认清当下的状况就够了。要心甘情愿接受事情的本然,而非执迷于相信自己所知觉的是正确的真实,或认为自己所认为的是错误的。我们不应该有那样的感觉,这是两种极端。圣道的修习是去了知万物有生有灭,它并不是压抑,或无情的修行方式,即使它听起来好像是那样。

对“无常、苦、无我”的执着

也许人们会认为要放下所有的觉受,视心中的爱只是无常、苦、无我。当感受到对佛陀的爱时,我们会想:“喔!那只是无常、苦、无我,就是那样而已!”当对师长感受到爱时,我们也会想:“那只是无常、苦、无我,不要执着师长!”当对传统等等感受到爱时,我们也这么想:“这都是无常、苦、无我,不要执着传统……。”

“不执取任何事物”可以只是抑制一切的一种方式。它不必然是要放下或不执取,它可以只是我们采取的一种立场。一旦采取了那种立场,并去实行它,则所有的感知都将成为消极与压迫。“我们不该执取任何事物,不该爱任何事物,不该对事物有感觉。觉知事物只是无常、苦、无我。”这意谓着,我们只是相信这句话,并且如同用一枝棍棒般,不断地敲打我们的心。我们没有观照、注意、观察、开放与信任。

分享的喜悦

慈心的修行是美好的爱的修炼之一,它在佛法中极度被推崇,也就是慈悲观。人类是温血的动物,的确能觉知爱,那是人性的一部分。我们彼此喜欢,想要和人群在一起,性好亲切,从烹煮食物与他人分享中得到喜悦。我们乐于助人,在亚洲社会的布施习俗中可见一般:当斯里兰卡人带着咖哩菜肴来此时,他们显得很快乐。那是布施的喜悦。

这是非常棒的特质。不是吗?看到有人熬夜准备佳肴,供养其它的人是很美好的──他们不是为他们自己而煮。就人性的经验来说,那是什么?那是染污心或是执取为他人服务所感受到的愉悦或快乐吗?这是人性的美好──能够去爱、给予、分享与宽容。不是吗?

>富有者的真正快乐

试想,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最大乐趣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快乐的事呢?得到我想要的吗?不,有机会将财富施舍出去,那才是成为有钱人真实的快乐──能够施舍,如布施这般慷慨宽大的行为。反之,富有却舍不得,就会造就真正的负担──成为世上最富有却自私的人,没有转圜地坚持并保有一切给自己。财富的喜悦来自于不带任何染污的意图,或自私的需求,而是以自己的能力去分享与给予。

这就是人性的可爱之处:我们能体验给予的喜悦。当我们能真正地给予,没有任何自私的需求去帮助他人时,就能体验到这种喜悦。它必定是美好的人性经验。然而,我们不能期望它让我们往后的生活都是喜悦的。

>无私不望报的付出

布施与慈悲的喜悦不是永恒的,不会让我们永远快乐。然而,我们并不这么想。如果我们认为它是永恒,那已经不是布施,却成了一种交易;那不是布施的行为,而是在购物。

真正的喜悦来自给予,而且不在乎他人是否知晓。例如:我布施给你,且非常重要的是,你知道谁布施给你吗?我,是我给予的!一旦“我”出现,来自给予的喜悦,可能会非常少。如果我们非常在意别人知道,与赞赏我们的布施及善行,心就会变得没有喜悦。假如人们执着“善行应被知道”的想法,那么就无法在生活里领略快乐,或拥有真正的喜悦。赞赏他人的善行与布施并没有错,但当我们不需求它时,自然就有喜悦。

(摘自《香光庄严》82期)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