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定道资粮(10-15)(总第122)

──────────────────────

傅味琴讲于上海菩提禅寺 2010.7.3

开经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不修禅定,佛法的智慧就成了世间上的学问,
遇境仍不免颠倒

提要:
 ·比丘不触女体,比丘尼不碰男体,连衣服都不准碰
 ·制戒有十义,最终是令正法久住
 ·光靠戒,是不能跳出生死轮回的;没有定,不可能得到出世间的成就
 ·戒定慧三学必须要配合得好,才能够发挥它的妙用
 ·不修禅定,佛法的智慧就成了世间上的学问,遇境仍不免颠倒


比丘不触女体,比丘尼不碰男体,
连衣服都不准碰

还有更加重要的,特别是你们女居士,女居士有了师父,那是亲得不得了,有许多女居士看见师父来了,那个亲热啊,特别是老太太,上去握师父的手,“哎,师父,师父啊。”有些人握不到手嘛去抓袖子,“师父,师父啊。”师父是慈悲啊,也没有批评你什么。我今天说法是代如来宣化,可要批评你几句啊:你造了业啦,你使师父不清净啦。比丘不碰女体,比丘尼不碰男体的,你怎么可以去抓师父的手呢?还去抓衣服,你女居士去抓比丘的衣服,这件衣服就不清净啦。全是你们害的,这就是你们的习气啊。世俗上的习气不去掉,还到佛门里来发挥你世俗习气了,犯这些错误,全是因为不听法了。释迦佛叫我们亲近三宝,可不是叫我们亲热。所以要重视戒。

制戒有十义,最终是令正法久住

“其于佛法中之作用,即所以摄取于僧,乃至令正法久住而已”,摄取于僧,目的就是为了正法久住。当初舍利弗请佛制戒的时候,佛就告诉他,时候一到,我就会制定戒律,同时告诉他,戒有十种意义:第一个摄取于僧,戒的作用是把佛弟子组织起来,成立僧团;第二个令僧欢喜,佛弟子要和合才能欢喜,所以要合众;第三个令僧安乐,使大家能够不受世俗的种种干扰,能够非常安心;四未信者信,信心还不具足的,我们要把他摄引进来,让他产生信仰;五信已增长,已经有信心的,要把他信心提高;六难调者调,有了戒了以后可以指出来,你这样做跟戒不符合,就容易调服他,否则没有戒的标准,你说你的,他说他的,他也不一定会听你的;七惭愧者安,有人做错了事情,心里一直在惭愧,难受啊,戒律又告诉他怎么样忏悔,怎么改正自己,那么他心就安了,一切都照戒律来办;八断现有漏,戒律能使你断掉这一生的烦恼,所以称为解脱戒,断尽烦恼你就解脱了;九断当有漏,你这一世持好戒了,即使你今世证不到阿罗汉果,你等到来世,你还能够断尽烦恼,证阿罗汉果;十正法久住,有戒才能使正法久住,为什么释迦佛要制戒?就是有这十种意义。

光靠戒,是不能跳出生死轮回的;
没有定,不可能得到出世间的成就

“欲出生死成佛道,非仅此一支便为已足”,假如你要真正出生死轮回,跳出生死苦海、成就佛道,不能够以戒为满足。“佛说法四十九年,言定居多”,释迦佛四十九年教法,讲定的地方居多。“以出世正因,非此不能成就也。”这是佛门出世间的正因,如果没有定的话,你是不能成就的。

戒定慧三学必须要配合得好,
才能够发挥它的妙用

“故戒定慧三学,如手五指,但有一指,不能取物”,戒定慧三学就好比一只手掌有五个手指头,如果你只有一只手指头,你不能拿东西。“五指骈生,亦不能取物”,如果你五个指头乱七八糟混在一起,好比有人说戒就是定,定就是戒,戒就是慧,慧就是戒,而不把戒定慧分开来说说清楚,好比五个指头并起来了,皮肤跟皮肤连起来了,你怎么拿东西啊?所以既要分开来,又要具足不能少,所以“必相得益彰,始各成其妙用。”你必须要配合得好,才能够都发挥它的妙用。

不修禅定,佛法的智慧就成了世间上的学问,遇境仍不免颠倒

“无定之慧,是为世智”,如果你不修禅定,你所有的智慧都是世间上的智慧。即使你听了佛法,学了佛法的智慧,你不修禅定,佛法的智慧在你那里也变成了世间上的学问,所谓叫“佛教文化”,修就是在禅定里修的。“遇境随缘,颠倒不免”,如果你不修禅定,开不出智慧来,你遇到外面的境界你会颠倒。

“无戒之定,易入歧途”,你假如不持戒,不懂得戒,只修禅定,你容易进入歧途。“魔障横生”,如果你只修禅定不持戒,你会出种种魔障的。我是五六十年来一直在佛门里,我也知道得比较多,现在有很多佛门,出魔障啊,还经常会碰到妖魔鬼怪,因为没有戒,护法跑掉了。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