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首页 > 佛学禅定 > 定学开导

定学开导(44-4)(总第328)

────────────────────────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9.8.1


学定学,戒、慧要一起学,不能分割

提要:
 ·戒定慧的分割,就造成了今天佛门宗派之间互相攻击的局面
 ·学定学,戒、慧要一起学,不能分割
 ·修行要修圆满。贪简单、方便,只要“一”,修行就成了一点一滴
 ·如果要修“一”,这个一必须包括无数,佛教里的总摄是由广而总摄来的
 ·要让少水里的鱼回归到佛法的大海里去


戒定慧的分割,
就造成了今天佛门宗派之间互相攻击的局面

而且戒定慧是圆满的法不能分割,不能戒归戒,定归定,慧归慧。佛教没有宗派,传到中国来,中国的佛门成立了宗派。希望宗派之间不要闹分裂,每个宗派都需要戒定慧,而不能够说我这个宗派只要戒律,我不需要禅定,那样就分裂了。一分裂,各个宗派就团结不起来了。团结不起来,难免后世的弟子烦恼没有断好,会互相诽谤,互相拆台,就造成了佛门里面今天歪风邪气泛滥、四众弟子不团结、宗派跟宗派之间互相攻击的局面。

学定学,戒、慧要一起学,不能分割

一切修行的方法全是三十七道品里开出来的。佛法有个特点,要广开能开得很广很广,要收拢起来能收在一点上。所以我们讲定学开导,不能光讲定学,必须是戒定慧一起讲,圆满的法是不能分割的。比如说一个人头、身子、脚分开来,这个人还能活吗?就是他少了两条腿也不行啊。

从前《木偶奇遇记》里,木偶的爸爸是一个老木匠,他把一块木头做成了一个木偶。有一天外面很冷,爸爸不在家,这个木偶昏昏沉沉睡着了。因为天冷,他两只脚去烤火取暖,结果两只脚烧掉了。他爸爸回来了,敲门,这个木偶说,“我脚没了,我不能走了。”爸爸不相信,后来看看,他确实有点不对头,那么进来一看,果然他两只脚烧掉了。爸爸跟他说,“你不听我话,我叫你别出去别出去,你不出去会这么挨冻?”他说:“爸爸赶快再做两只脚给我,把我两只脚装起来。”爸爸说:“我给你两只脚做好了,你还是不听我话,将来又要出去闯祸。”“爸爸,我这一次绝对听你话。”小孩子都是这么说的。爸爸说:“等到脚长好了,你又要跑了。”当然后来爸爸还是慈悲的,另外再找木头,再给他做好两只脚。

这个故事蛮有启发的,一个人能够只要头,只要身体,不要脚吗?一个人能只要戒,不要定慧吗?或者只要修定,不要戒不要慧吗?或者只要听法,也不持戒也不修定,能行吗?又不是魔术师,切成三段了,后来又活起来了。

修行要修圆满。贪简单、方便,
只要“一”,修行就成了一点一滴

所以我们特别赞叹修行要修圆满,千万不要投机取巧,贪简单、贪方便,只肯修一点一滴,乃至于只要一本经、一句佛号、一个木鱼、一支香,点一盏灯,全是一,其它都不要了。多少年代以来,中国佛门的修行就是这样,越缩越小,越缩越小,只剩下一。这样搞下去,我看慢慢跟外道也差不多了吧。解放前就有一个外道,听说现在台湾还有,叫“我道以一贯之”,就是用一来贯穿,所以称为“一贯道”。

如果要修“一”,这个一必须包括无数,
佛教里的总摄是由广而总摄来的

要知道什么叫一?无数的无数,收拢起来就成一。你假如要修一,你这个一必须包括无数。不是有句话吗?法界一相,别无二相。法界有多大!你不要大,哪来的一?现在不懂佛法的人都搞错了。懂佛法的人就知道,“一多大小平”,根本没有一,也没有多,也没有少,都是平等平等。偏偏那些人要分别:这是多,这是少,这是大,这是小,都是不肯学佛法嘛。一是怎么来的?你比如说一袋米,一袋米不等于一啊,你数数里边的米,可能几万粒米还不止了,放在一袋米里就成了一。你就是拿出一粒米,把它磨成粉,你数数看,是一吗?佛教里的总摄是从广而总摄起来的,你没有广,哪来总啊?

要让少水里的鱼回归到佛法的大海里去

当年福鼎居士林请我去讲法,大家听得高兴,佛教协会一个领导,特地跑过来跟我说,“希望老师留下来。”那么我说:“可以啊。”留下来总要有个名堂,所以搞了一个佛教文化教育部。成立的头一天,法师领导来讲话了:希望大家都支持佛教文化教育部。

我那个时候写了一封公开信,还没有发出去,只是抄在黑板上,这位法师就赞叹了几句,“你看这封公开信,这个诗歌写得多美啊。”美在什么地方?里面的诗我稍微提两句:“让少水里的鱼回归大海”,佛法犹如大海,现在有多少佛弟子变成“少水里的鱼”啊,只懂那么一点点佛法,他还自得其乐了,“即使水少么我还活着。”这么点水能顶事吗?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少水里的鱼回归到大海里去。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