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说仁义,却为了保全自己,挑动五国大战
非但发展贪,而且发展瞋。这是网上摘下来的文章,很多啊,我只要念几句给大家听听就可以了哦,“孔子口说仁义,鲁国被齐国侵略,孔子为了救鲁国,派子贡出连环计,不惜挑动五国大战。”五国大战是孔子叫子贡去挑动的。
这个子贡特别聪明,他的阴谋诡计竟然没有被人识破,五国大战要死多少人?“救祖国是应该的,可是牺牲别国人民的利益来保全自己,这个也不叫仁吧?保全了鲁国,却使吴国亡国”,本来吴国、齐国是最强盛的,经过他这样一挑拨,使用阴谋诡计,吴国就灭亡了。一个强国到灭亡,肯定兵将不知道死了多少。“齐国呢,内乱,晋国越国虽然战胜了,但是打仗难道不死人吗?老百姓可倒了霉了,这就是儒教的仁。”
佛陀和佛弟子亲自化解纷争,促进和平
“而看看佛教是怎么做的?佛的祖国和拘利族人将要发生战争”,就是为了水啊,“佛亲自去战场讲道理,化两族的干戈为玉帛。”
“虚云老和尚传记说,民国初年,云南军阀割据,虚云老和尚随缘调解,熄灭了多起战争。”你说佛教跟儒教一样吗?
所谓“仁义道德”是说给别人听的,
是没有用处的空谈
你看这五国战争杀了多少人?怎么杀的?就是子贡进行挑拨,挑起了他们的欲,让他们动瞋恨心,你杀我我杀你,来保全自己的国家。
我再介绍一个最开始时候的情况,当时是春秋乱世,齐国的权臣叫田常,想作乱,又怕很多大臣反对,就劝齐国国君兴兵去讨伐鲁国。鲁国是孔子的国家,孔子想保全鲁国,孔子挑来挑去,结果呢挑了子贡,只有他能够完成挑起瞋恨心,让各国打仗,来保全鲁国这个使命。
你看这个子贡怎么说的,他到每个国家说法都不同,原则都一样,就是挑起你的妒忌心、瞋恨心,帮助你夺权,帮助你成功,叫你打,就是这些东西。
那么子贡是不是到了齐国去,用孔子的学说说服他,“你们要仁义道德啊,你们不要打鲁国,你们大国欺负小国不应该啊,你要行仁义道德,大家都会尊重你。”他不是这么说的。他那个时候怎么不说仁义道德了呢?因为这样说没有用啊。
心肠谄曲、挑拨离间,这是小人才干的事
他对田常说得非常巧妙,“你们要打鲁国,你们打错了。为什么?鲁国非常弱小,城墙很低,士兵没几个,而且大家都不喜欢打仗。这样子国家很容易打败。鲁国假如很快的灭掉了,齐国就强盛了,齐国强盛,这些大臣们功劳很大,你田常还有你的地位吗?”哎哟,这个田常为了自己的利益,想想对啊。“你还不如打别的国家,你打别的国家,打败、打胜都有你的好处。如果你们打败了,这些大臣的力量就削弱了,那个时候国君就会重视你了。”喏,这是君子干的事情,还是小人干的事情?我们佛教最反对心肠谄曲、两面三刀、行为卑鄙,挑拨离间。
子贡这么说了,田常就说了:“我们已经准备发兵了,如果一改变,别人就要对我们有看法了。”子贡又动脑筋了,“你暂时按兵不动,我请求出使吴国,我到吴国去,劝吴国救鲁而伐齐。”劝吴国去救鲁国,那么去打齐国。“这样子你就可以把兵移到去跟吴国作战。”子贡就是这么成功的,五个国家,一个一个国家,去搞破坏,全都给他成功了,历史称之为“连环计”。所以子贡一出,“存鲁”,鲁国保住了,“乱齐”,齐国被他搞得乱七八糟了,“破吴”,吴国破掉了。“强晋,越霸”,越国成了霸权了。喏,这就是儒教。所以这个跟佛教完全是相反的路。
只有佛教才是真正的伟大、仁慈,言行一致
我们认为,只有佛教才伟大,只有佛教才讲仁慈,只有佛教才讲真实,真正讲到做君子,只有佛教才是君子,而相反的方向就是小人。口说仁义道德,实际上做的不是仁义道德;口说要提高君子之风,实际上干的是小人的行为。这不是我说的哦,别对我有意见,这是我照着念的。这可是历史的事实,谁也推翻不了。
要发动只跟释迦佛走的欲
今天嘛就给你们讲这个欲,希望你们发动跟着释迦佛走这条路的欲,千万不要去发动跟着儒教道教这条路走的欲。
好,今天因为大家都很忙,我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