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要时时刻刻在背舍烦恼中得安住
提要:
·修行人要时时刻刻在背舍烦恼中得安住
·忏悔要自己忏悔,花钱去买个忏悔,不起作用反遭罪
·忏悔过后,心仍不安,即堕在掉悔的烦恼里
·在“治心一处”或“宴照思维”时都要起正念、发正愿
修行人要时时刻刻在背舍烦恼中得安住
“安住于背舍”,我们的心还要安住于背舍。背就是背弃,舍就是丢掉,修行人应该面向佛面向法,背向烦恼。
说个笑话,大家轻松轻松。有个年轻人到了大殿里去礼佛。现在许多地方,佛制定的规矩不遵守,佛没有制定的规矩多得不得了。他礼完佛坐在拜垫上,里边的老太太不高兴了,“真是罪过!屁股朝着佛坐。”年轻人听她的话,转过来面朝着佛,第二个老太太又说:“你怎么屁股朝着韦驮菩萨坐!”那叫人家怎么坐啦?条条框框这么多!整个佛教是解脱呀。所以背舍不能说成背朝着佛坐,那就笑话了。
面向我们修行的正道,把烦恼放在背后,不要了,这叫背舍。我们修行人时时刻刻要在断烦恼中得安住。
忏悔要自己忏悔,
花钱去买个忏悔,不起作用反遭罪
“掉悔内住心”,掉是掉举,就是心东跳西跳,打妄想。众生的心像只猴子,妄想纷飞犹如万马奔腾,始终没有停止过,所以叫心猿意马。悔呢?悔是五盖之一,贪、瞋、昏沉、掉举、疑悔。一般悔和掉举放在一起,叫掉悔。做错了事情,自己有觉悟很后悔,这是好的,可是很多人不懂如何去忏悔,也有很多人一后悔就执着于后悔。众生就是这两个毛病,一个是无知,一个是到处抓,抓了不肯放,执着。忏悔就是我认错改正,我今后不做了。
忏悔跟敲敲打打没关系的,你搞得场面这么热闹干什么呢?忏悔是自己忏悔呀,如果这个人死了,你请高僧大德来忏悔,那仅仅是功德回向。活着的人自己不肯忏悔,以为可以出点钱请别人忏悔,有这种道理吗?好比一个人做了错事,公安局看他年轻,又是初犯,就宽大处理,叫他明天去写检讨,他却叫朋友代他去作检讨。即使他给朋友钱,朋友肯代他去作检讨,公安局也不会同意。忏悔要自己忏悔才起作用,别人代替不了的。
眼睛盯在钱上的人不可能成为善知识的,因为眼睛看了钱没时间去看经书,更没时间去深入经藏了。忙都忙死了,钱是赚不光的,够他忙一辈子了。你求这种人帮你消业障,好比你到好朋友那里:“这件事你一定要帮我疏通疏通,因为你跟公安局很熟嘛。”朋友苦恼着脸:“我也无能为力,因为今天晚上我也要进公安局了。”他自己先好好去忏悔忏悔,还拿了钱替别人拜忏!他掉在地狱里,怎么来度你啊?完全是在佛门里做买卖。
忏悔过后,心仍不安,即堕在掉悔的烦恼里
如果你真心地认错悔过,以后不再犯就可以了。可是有人放不下,忏悔过了仍然心不定,事情过去很久了还在想:这件事是我做错了。这样一直想下去,那不是由悔而产生烦恼了?那你这个包袱什么时候才能丢掉呢?没日子了。在这种情况下悔就成了烦恼,所以要背舍。即使我们无始以来做错的事情很多,但是我们不要执着啊,罪很多,那么就天天忏悔,忏悔过了就应该要轻松。
在“治心一处”或“宴照思维”
时都要起正念、发正愿
“安住于背舍,掉悔内住心。”就是要把掉悔舍掉,“内住心”,把心安住在里边。“制止念一处”,使念放在一处,阻止一切的杂念。“宴照或思维”,你坐着沉默的时候,或者你在思维的时候。“摄受令坚住”,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要把心摄住,使心坚住于一处。“端身发正念”,身要端正,心里要发正念,发正念就是发正愿。“习久自趣定”,练习久了,自然会趣定。就是说一坐下来眼观鼻,鼻观心,不起杂念,背离烦恼,去掉掉悔,把念制在一处,以此来摄心。如果有所思维,就要发正念。这样经常练习,自然会趋向于定。今天讲到这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