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聚心观 带修禅定前开示(10)

          ─────────────────────

傅味琴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周 2002.7.20

众生的心,随境飘动,
把心聚在一个点上,妄念就不会出生了

提要:
 ·坐禅眼不宜太开太闭,以垂帘式最好
 ·禅定中“以眼观鼻”必须“不以眼视而以心观”
 ·心有聚有散,聚是心境相会,散是心境相离
 ·众生的心,随境飘动,把心聚在一个点上,妄念就不会出生了
 ·苦乐皆由心生,所以情绪对一个修行人影响很大

以眼观鼻~坐禅三昧曰:鼻端最妙,只是借鼻端以为眼之准。眼太开,则视而不见鼻矣;眼太闭,则眼合而不见鼻矣,太开失之外走,易于散乱;太闭失之内驰,易于昏沉,惟垂帘恰好(道教抄袭此却坐,得坐禅之妙旨矣)

~不以眼视而以心观

坐禅眼不宜太开太闭,以垂帘式最好

昨天我们讲了止跟观,今天讲“以眼观鼻”。“坐禅三昧曰:鼻端最妙,只是借鼻端以为眼之准。眼太开,则视而不见鼻矣,眼太闭,则眼合而不见鼻矣”。在《坐禅三昧》这本书上说以观鼻端为最好,眼睛可以依照鼻尖为准,因为鼻子在眼睛中间,眼睛看下来刚好集中在中间。眼睛如果张得太开,看见光,就见不到鼻子了,眼睛太闭也看不见鼻子。“太开失之外走,易于散乱”,眼睛张得太开,有个过患,就是心容易外走,容易散乱;“太闭失之内驰,易于昏沉,惟垂帘恰好”,眼太闭,心就往里边收,易于昏沉,所以垂帘最好,就是眼皮像竹帘那样垂下来最好。“道教抄袭此却坐,得坐禅之妙旨矣”,道教把这个抄去了,他们也得到了坐禅的妙旨。这是我在一本书上抄下来的,仅供参考。

禅定中“以眼观鼻”必须“不以眼视而以心观”

我们现在用的方法还不完全如此,你在生活中可以用眼睛来观鼻,使心容易集中,但是在禅定里应该“不以眼视而以心观”,不用眼睛看而用心来观。

 

以鼻观心~有聚心、内散心

聚~心境相会,心一境性

散~心境相离

心有聚有散,聚是心境相会,散是心境相离

前面讲“以眼观鼻”,下面讲“以鼻观心”,这两步这两天我在给你们带修禅定时都已经修了,也有了指导,现在不过文字上再说明一下。观心观什么呢?“有聚心、内散心”。聚是“心境相会,心一境性”,心在境上,就叫心境相会。我们抓住观的境,心一直在这个境上,练习久了就会出生心一境性。“”则相反,是“心境相离”,心离开境了,就叫心境相离。心境相离当然达不到心一境性了。所以心不离开境,就叫聚;离开境就叫散。我们用这个方法来对治我们的散乱,来培养我们的聚心,这就称为观心。其实观心的法门还有好多种,等以后还要教大家修观心观,要观二十二种心。现在呢我们只要求止住妄念,而不去细细地分别。

众生的心,随境飘动,
把心聚在一个点上,妄念就不会出生了

止住妄念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心聚在一个点上,妄念就不会出生了。你一离开这个点,心就散开去了。众生的心,很容易转移到别的地方去,它也不可能在第二个境上停下来,它会从第二个境上又转到第三个、第四个上去,这样心就散乱了,它随风飘啦。有句话形容它,犹如万马奔腾,亦如大雪纷飞。大雪每秒钟都在变,等你看到了马上又变了,纷乱得很厉害,众生的心就是那样。

苦乐皆由心生,所以情绪对一个修行人影响很大

苦乐也由心生,能够掌握好这颗心,人就能掌握住苦乐。因为心在动,而且动得没有规则,一会儿想起高兴的事情,心里就觉得很舒畅,可是你不会一直去想啊;过一会儿又想到气恼的事情,心里又在怄气;过一会儿又想到难受痛苦的事情,觉得人生太悲哀了,简直是昏天黑地;但是过不了多久,你心一转,又去想起高兴的事情,你又高兴了,原来的痛苦又没了。我们冷静地研究、全面地去考察一下,是不是这样呢?所以情绪对一个修行人的影响很大,能使他的心飘荡不定。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