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艺演出
(视频在线播放)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杭州远志成长文化传播公司举办为期三天的
企业家禅定营 (31)
在浙江开化文殊院体验生活并学习禅定
 ───────────────────────────────
傅味琴主讲 2005.10.29下午

自然现象的“能”实非善亦非恶

提要:
 ·自然现象的“能”实非善亦非恶
 ·出家应“身心俱出家”
 ·居士在家要不迷恋家,不卷入家的烦恼
 ·欲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为维持欲界众生的生存
 ·自私的欲不节制必然害人亦害己
 ·佛的智慧不是扑灭你的欲,而是转变你的欲

自然现象的“能”实非善亦非恶

我没有出过家,是个居士。那么你怎么是光头呢?这光头不是我剃掉的呀,我从来不搞假相,还不是因为脑子用过度了,脑子发热,所以毛脱掉了。(众笑)这是本能呀,跟我有没有出家没有关系,热了就要脱毛,比如一只小狗,天热了,它的毛自己会掉下来。这种属于自然现象的“能”实非善亦非恶。

出家应“身心俱出家”

出家最好是“身心俱出家”。身出家,剃除须发,不留头发不留胡须,不穿在家人的衣服,释迦佛穿什么衣服,出家人也穿什么衣服,代表如来形象;心出家,出家了不回家,舍掉世俗生活中的种种爱好,还要遵守出家人的种种规矩。

居士在家要不迷恋家,不卷入家的烦恼

从前我听静天老法师讲开示,他说“身不出家心出家,远远胜过身出家心不出家”,因为修行就是修颗心,佛教伟大的地方,就是净化人心。

“身不出家心出家”。身没有出家,上有父母下有妻儿,在社会上还有工作,可是他心出家,心怎么出家?心出离世俗家庭的烦恼,他虽然身在家,可是没有家庭的烦恼,对世俗上的一切享受他不爱好,能远离贪瞋痴,这种人一般来说是修菩萨道的,他忙忙碌碌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一切众生的利益。不贪五欲,不染着世俗生活的烦恼,这是出离法,能出离生死。不是为自己有所贪求,而是为一切众生谋利益,非常辛苦忙碌,在污泥中一尘不染,发出他的光辉,这是菩萨法。

欲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为维持欲界众生的生存

再举个例子,肚子饿了想吃饭,这就是欲。如果把“无欲”错误的理解,肚子饿了,你即使把想吃饭这个念头“打死”,你不想也会难受,难受了还不想吃饭,脑子有毛病,你维持不了一星期就会饿死。欲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本能,它的作用就是让人维持生存。

自私的欲不节制必然害人亦害己

婴儿一生下来,他碰到母亲的奶头自然会吸奶,这就是欲。可是懂得科学卫生的人就知道,给孩子喂奶要按时间按剂量喂,不能一会儿给他喂奶,一会儿又给他喂奶。有的妈妈无知得很,小孩一哭就给他喂奶,喂得小孩自己都不吃了,妈看见他不吃了,就把他抱起来,小孩“哗”全吐了出来,吐奶了。所以,不能满足人类自私的欲望,不能满足人类毫无节制的欲望,否则就是愚蠢。欲,是维持我们生存的,这没有错,可是你不节制就会闯祸,那可不是利益人的欲了,而是危害自身,危害别人的欲。

佛的智慧不是扑灭你的欲,而是转变你的欲

佛的智慧,不是扑灭你的欲,佛的智慧是转变你的欲。好比一个妈妈忽然看见孩子把爸爸一支写字的钢笔抓在手里玩,这有危险啊,妈妈吓坏了,就跟孩子说:“放下放下,这有危险。”小孩听不懂,也不愿意放下,这个妈妈不聪明,就用暴力把小孩子的手使劲地掰开,钢笔掉下来了,小孩哭出来了,因为他不愿意放下,你强制他放下,他会痛苦。好比我们长大了,叫你放下,也是放不下,如果强制你放下,你就会痛苦。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