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息观带修禅定前开示》目录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数 息 观 带修禅定前开示(12)

─────────────────────

◎傅味琴 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班 2002.7.26

欲持一个法门便望得定,如单干户,收获甚少

提要:
 ◆ 欲持一个法门便望得定,如单干户,收获甚少
 ◆ 懒惰的人贪简单方便,即使有所收获,也不顶事
 ◆ 修行不能求速成,在僧团里修行能得大众的加持
 ◆ 好紧张的人爱孤独,个性出现问题,适应力就会很差
 ◆ 一个人用功容易不合群,释迦佛组织僧团就是要培养我们能合众

初修定应发欢喜心~当思禅定对个人种种作用利益,能使身粗转细而起喜乐,思维由心力集中而起敏捷,能由定发慧,开发根本智,能断生死瀑流,胜一切动摇,佛言:一切成佛功德皆由定生

《大般若经》云~学禅波罗蜜能过欲界,除断五盖(贪、瞋、掉举、昏沉、疑),于四神足(欲念进慧)游戏神通,见闻佛法速得菩提

能过欲界~欲界众生依欲而生,离饮食男女即出欲界,五欲为生死泥,佛教初禅即需离欲,离欲而生的喜乐即初禅

断除五盖~断贪如脱奴,人有所贪即被彼奴役,追求财色是自己委身为奴。瞋如负债者,瞋起斗争杀害,皆是对人不起,如负人债。常畏见面索债,对治瞋恚,修四无量心

欲持一个法门便望得定,如单干户,收获甚少

上次讲到,能海上师说当时的风气“欲持一个法门便望得定,如单干户,收获甚少”,意思是说戒定慧不可分割,分割了就不圆满,互相之间得不到帮助,所得亦少。可是近代佛教的风气越来越偏向于只要一个法门,这可不是佛的意思,四宏誓愿里就说要“法门无量誓愿学”,你多学一点就能多得到一点力量,多得到一点帮助。

懒惰的人贪简单方便,即使有所收获,也不顶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偏向?因为某些人在大力提倡,逐渐扩大成为一种风气。也离不开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懒惰的人贪简单方便;第二个,他集中力量搞一个法门,多多少少会获得些利益,他就高兴了,认为他走的路没错,其实根本不顶事!

修行不能求速成,
在僧团里修行能得大众的加持

比如十年动乱的时候,出现一种“工农速成大学”,只要三年就毕业,但在实际工作中不顶事。现在凭这张毕业文书去应聘,肯定不会被录取的。

单干户也是如此,从前农村要大家组成互助组、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单干户干不出什么大事,集体能办大事。比如你开一家 “夫妻老婆店”,开到后来仍然是一个老头子一个老太婆。把许多小店联合起来,资金也大,人也多,就能办出一些事情来。

修行也是一样,在僧团里修行能得到大众的帮助,就叫得加持。有人喜欢一个人修,成了单干,这跟他的个性以及他受的影响都有关系,这些影响也是从老一代或者从看书得来的。

好紧张的人爱孤独,个性出现问题,适应力就会很差

人的个性本来就不同,我年轻时,一个女青年特地找上门来,求我给她做心理治疗。她一坐到陌生人的旁边,会紧张得发抖。她喜欢孤独,她说:“有些人在宿舍里老呆不住,总想往外跑,你把我一个人关在宿舍里十天,看看书,我觉得挺好嘛。”这就是个性问题。从心理学来看,这是病态,因为她适应力很差。后来我就给她做心理分析,原因是她从小缺乏母爱。

一个人用功容易不合群,
释迦佛组织僧团就是要培养我们能合众

按照病态心理来说,孤独、沉思、幻想就容易构成精神病的基础。佛门里也常看到,有些人喜欢一个人用功,不喜欢合群,表面上看他真像一个修行人,其实你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他脾气非常古怪。释迦佛组织僧团就是要培养我们能合众的个性,个性是可以改善的。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