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定心定,形成良性循环
提要:
■ 身定心定,心定身定,形成良性循环
■ 威仪使身定,禅定使心定
■ 没有佛法智慧的庄严,威仪成了装模作样
■ 没有慧,息不下烦恼,不坐禅,没有定力
■ 只讲心定,不讲身定,也是片面
■ 世俗习气放不下,怎能是个大修行人
■ 心高举,腿抖动,怎能是个开悟的人
身定心定,心定身定,形成良性循环
“身定心定,心定身定”因为心跟身有密切联系,科学上也说心身一体,身定会影响心定,心定也会影响身定,这当然是好的影响,互相影响,就形成了良性循环。身定心定两者应该同时去努力,如果只取身定而不取心定,或者想只要心定而不要身定,我看都不恰当。末法时期佛门搞片面,细细地观察一下很多都不全面。不全面就不可能圆满。
威仪使身定,禅定使心定
现在的居士素质也很差,跟社会上的人差不多。我们在这里一起学法的同学,由于天天生活在一起,也觉得很普通,可是外面来的客人,就感觉到我们这儿就不一样,我们到别的地方去,看看那些居士身不定心不定,出家人很多也表现了心身不定,也能感觉到这儿的殊胜。出家人要讲究威仪,坐怎么坐,走怎么走,还要讲究礼节。在过堂的时候,斋堂的规矩很重,现在讲规矩,还能维持两个,一个是斋堂的规矩,一个是上殿的规矩,但在平时的生活中,就比较随便了。保持威仪的时候能身定,可不一定心定啊,这就是没有很好地结合,其实即使身定会影响心定,也影响不了多少,尤其是不修禅定的人,修唸佛的真要唸到身定心定,也是不容易的事,坐着念佛,身子虽然不动,心在打妄想。更差的,坐着身子都还不定,头在转来转去眼睛看来看去。
没有佛法智慧的庄严,威仪成了装模作样
威仪好,使人恭敬,如果没有修持,没有智慧,说句不客气的话,成了装模作样,你吸引了这么多的人来恭敬你,你给众生什么呢?
出家人由于威仪好,更容易使人起恭敬心,可是在你这儿又听不到佛法,一句佛号不到一分钟就学会了,佛法不弘扬,却尽讲儒教的道理,这种庄严,岂不成了装模作样,还有比你更庄严,能全身不动的,那是泥塑木雕的佛像,泥塑木雕的佛像还比你好呢,他虽然不会讲法,也不会灌输佛弟子儒教思想啊。
没有慧,息不下烦恼,不坐禅,没有定力
讲威仪要身定,可不能不讲心定。你没有佛法的智慧,烦恼熄不下去,融化不了,不修禅定没有定力,那你这个威仪仅仅使人看了,发发欢喜心而已。
只讲心定,不讲身定,也是片面
也有认为只要心定就好,这也是片面,社会上的知识分子,科技人员,他在研究一个项目时,也能心定,可是平时呢?开玩笑,吵架,喝酒跳舞。
世俗习气放不下,怎能是个大修行人
在修行人中很多也是这样,别人看到这个人,威仪举动怎么这样子世俗气,有人却说:“人不可貌相,他是个大修行人。”如果真是个成就的人,可能是游戏人间,好比济公装疯。可是懂佛法的人从凡夫修到成就这条路上来看他,他成就的条件也不具足啊。
例如有个名望大的人,因为钱多,受他供养的地方就对他很尊重,请他去讲法,讲法时还抽烟,连抽烟的烦恼都断不了,夸夸其谈有什么用?
心高举,腿抖动,怎能是个开悟的人
我年轻时候,雪相法师到了上海给我写了一封信,我就去看他,正在谈话,进来一个男居士,他不向法师顶礼,仅握握手,他谈的是禅宗,他把历代的禅师,一一否定,当时我听得很不舒服,连身体的感觉也不舒服,感觉连这个桌子也在抖动。(众笑)我还以为这家主人养了一只狗或是一只猫,(众笑)我朝桌底下一看,发现这个被人说是已经开悟的人,翘了二郞腿在抖腿,我心想你身都不定,心怎么定呢?再看看他脸上发黑,修禅成就的人怎么连毛细血管都没打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