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循身观 (38)

───────────────────────

(带修禅定前开示)九峰山禅定进修苑暑期禅定周

傅味琴 2002.7.14

 初修得现法乐住的快乐,还得从身生起

提要:

  ■ 要思维贪爱身子的过患,转变身见
  ■ 初修得现法乐住的快乐还得从身生起
  ■ 不依此身,喜乐不起,定道难入
  ■ “不问、盖障、贪味禅”是修禅定的障碍
  ■ 佛弟子不修禅定,徒弟无所问,师亦无所可答
  ■ 执着境界,而入魔,喜欢讲,定境易消失
  ■ 境界不可宣扬,好与不好只能问师
  ■ 修禅定必须排除五盖二障

  能海上师说:“对治身见之时,身执应捨,生现法乐住时,身是所依也。”  

要思维贪爱身子的过患,转变身见

要去掉身执,也不是容易的事情,要经常思惟贪爱身子的过患转变身见,所以对治身见的时候,身执应该舍掉。

初修得现法乐住的快乐还得从身生起

“生现法乐住时,身是所依也。”什么叫作现法乐住?例如你修循身观时非常快乐,心很安定,喜欢在循身观里安住,就叫现法乐住。同样,你修数息观修得快乐,心安住在修数息观,也叫现法乐住。所以佛说产生现法乐住的快乐还是要从身上出来,所以初修的人为了得现法乐住,要利用身体,要依靠身体,可不能贪着身体。

  能海上师说:“初修不依此身,喜乐不起,定道难入。”  

不依此身,喜乐不起,定道难入

初修的人不依靠自己的身体修,你怎么得到喜乐?说:“我很想得到禅定的喜乐,我实在没空修,你代我修吧,你修了我身上也会得到喜乐。”这不是笑话吗?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修禅的苦乐怎么能转移呢?自身喜乐不起,就难得定。

  不可贪禅味~贪禅味而不出定,犯菩萨戒。“不问、盖障、贪味禅”障禅定。  

“不问、盖障、贪味禅”是修禅定的障碍

菩萨戒又称三聚净戒,包括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在摄善法戒里有一条障禅定的戒,“不问、盖障、贪味禅”,这三种对修禅定会产生障碍,给它障住了,禅定的境界就无法提高。

佛弟子不修禅定,徒弟无所问,师亦无法可答

“不问”,不明白也不向善知识请教,自搞一套。现在末法时期,佛弟子大都不修禅定了,当徒弟的没什么好问,当师父的也没什么回答。就是问了,师父也不好回答,这叫培养徒弟吗?这样下去佛教越来越没有修行的气氛了,全搞形式,能断烦恼吗?

执着境界,而入魔,喜欢讲,定境易消失

在禅定中出现了什么境界也要常作请问。好境界不要执着,不要欢喜得像发疯那样,逢人便说,欢喜过度要入欢喜魔;恐怖的境界也都是虚妄不实,你害怕了要入恐怖魔,所以应该要多请善知识开示。不懂修行的人常认为把得到的境界讲给别人听,是鼓励别人,是度众生,可是一讲,下一次就没了。从法义上讲,你这么喜欢讲也是执着,一执着定的境界就来不了了。

境界不可宣扬,好与不好只能问师

说既不能讲又不能不问,这如何统一起来?要问,不要宣扬,问谁?问我。有一年我跟清定上师讲我当天修定怎么样怎么样,他两只眼睛瞪着我问:“你跟谁讲过没有?”我倒一吓,这么严重啊?我说只跟一个人讲了,“以后谁也不能讲,你跟我讲!”(众笑)所以我学会了,我也跟你们说:“谁也不准讲,只能跟我讲。”禅定中的境界不要胡乱地去猜想,往往你们想的都不对。要远离恐怖颠倒,就不要自己去想一套,所以要问,学问学问,你只学不问,就不叫学问了。

修禅定必须排除五盖二障

“盖障”,盖是五盖,障是烦恼障所知障,修禅定要去五盖:贪、瞋、昏沉、掉悔、疑,这五种状态必须要排除。

   上一页              下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