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含经故事选
              (100)  庄春江编著 098   善于说法的优陀夷  有一次,尊者优陀夷在憍萨罗国游化,来到名叫“拘盘荼”的村落,住在一个属于毗纽迦旃延婆罗门家族的芒果园中。  这天,一群跟随着毗纽迦旃延女婆罗门学习的年轻人,来到芒果园中打柴,看到正坐在树下的尊者优陀夷容貌非凡,散发着解脱者的气度,就过去礼拜问讯,请求说法。  尊者优陀夷为这群年轻人说了种种法,并对他们多所勉励,说得这群年轻人法喜充满,赶紧回去向他们的老师女婆罗门禀报:  “老师!芒果园中来了一位很会说法的沙门,名叫优陀夷。” 
            “这样啊!那帮我请他明天来家里吃饭,请他接受我的供养。” 
            “好啊!老师。” 
            这群年轻人又回芒果园去邀请了尊者优陀夷,而尊者也同意了邀请。  第二天,尊者优陀夷应邀来到女婆罗门老师的住处,接受了许多美食的供养。当尊者优陀夷用餐完毕后,这位女婆罗门老师穿着华贵的鞋子,包着头巾,坐在高座上,显得有些骄慢地向尊者优陀夷说:  “我有些问题想请教你,可以为我解说吗?” 
            “姊妹!今天不是时候,改天吧。” 
            第二天,那群年轻的学生们,又到芒果园去听尊者优陀夷说法了,同样地法喜充满回来,而尊者优陀夷也同样地应邀接受供养,然后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第三天的情形也一样,一连三天,尊者优陀夷都是吃过饭就走,没响应女婆罗门的问题,也没说法。  当第四天,年轻学生们又向他们的老师报告时,女婆罗门不耐烦地说:  “年轻人!你们这么赞叹沙门优陀夷,可是一连三天来,我每次请他说法,他都推托不说!” 
            “老师!尊者优陀夷很珍重法,而这三天来,每次你都穿着华贵的鞋,包着头巾,不恭敬地坐在高座上,人家怎么会说呢?” 
            “如果是这样,那再帮我邀请一次吧!” 
            这一次,女婆罗门改坐在低座上,诚敬地问尊者优陀夷:  “大德!有沙门、婆罗门说:苦、乐是由其自体所生的‘自作’,有说是苦、乐以外体性所生的‘他作’,有说不是自体,也不是其它体性所生的‘非自非他作’,尊者!您怎么说呢?” 
  “姊妹!体证真实的解脱阿罗汉都不这样说,因为苦、乐是由别的原因生成的。” 
            “那怎么说呢?” 
            “阿罗汉说,从其因缘而生起种种的苦、乐。  让我来问你,请依你的意思照实回答。  “有眼吗?” 
            “有。” 
            “有眼可见的色吗?” 
            “有。” 
            “有视觉的辨别、认识,然后由认识等因缘,而生起苦、乐、不苦不乐的感受吗?” 
            “嗯,的确是这样子的,尊者优陀夷!” “有由于耳、鼻、舌、身、意等认识因缘,而生苦、乐、不苦不乐的感受吗?” “有的,尊者优陀夷!” 
            “这就是阿罗汉所说的:从其因缘而生起种种的苦、乐。” 
            “尊者优陀夷!这就是阿罗汉所说的从其因缘而生起种种的苦、乐吗?”女婆罗门再次认真地确认道。  “正是,姊妹!”尊者优陀夷肯定地答。  “那阿罗汉是如何说灭除从因缘而生的苦、乐、不苦不乐的呢?” 
            “让我再问你:如果能灭除眼而永不再生起,还会有由视觉认识等因缘,而生起苦、乐、不苦不乐的感受吗?” 
            “不会了,沙门!” 
            “像这样,能灭除耳、鼻、舌、身、意,而且永不再生起,还会有由这些感觉认识因缘,而生起苦、乐、不苦不乐的感受吗?” 
            “不会了,沙门!” 
            “这就是阿罗汉所说的:因缘生起的苦、乐、不苦不乐灭除了。” 
            说到这里,女婆罗门当下远尘离垢,得法眼清净,见法、得法;知法、入法,不再疑惑,不必再靠别人而领悟佛法,在正法中无所畏惧,就从座位起来,合掌对尊者优陀夷说:“我现在已经坚定而不退失地领悟了正法,从现在起,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伽,终身归依三宝。”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杂阿含第二五三经》、《相应部第三五相应第一三三经》。  二、尊者优陀夷,又译为迦留陀夷、乌陀夷,是佛陀为王子时的侍友,在僧团中,颇具争议,如:  ·依《善见律毗婆沙》的记载,说“佛为说法,即得罗汉”,可能是随佛出家不久,就证得阿罗汉果。  ·依《增壹阿含第四品第一经》的记载,说尊者优陀夷“善能劝导,福度人民”,也就是说他很能说法,劝导一般人归信佛法。  ·依《十诵律》记载,说尊者曾在舍卫城,教化了千家的夫妇得道证果。  ·依《增壹阿含第四九品第七经》的记载,说尊者长得很黑,有一天黄昏到一位长者居士家乞食,由长者家一位怀孕媳妇端食物出来供养尊者,但因为下雨,天色昏暗,那位媳妇以为自己见到了鬼,惊吓过度而流产,舍卫城的人都议论纷纷,对尊者优陀夷极不谅解,佛陀因此而制订了“过午不食”的戒律。  ·依《中阿含第二二成就戒经》的记载,尊者当众反对舍利弗尊者一个有关灭尽定的教说,而尊者阿难也在场,但保持沉默,没支持尊者舍利弗,结果尊者优陀夷受到佛陀的责备,还连累了尊者阿难也受到佛陀唯一的一次责备。  三、尊者优陀夷,对女婆罗门老师带着骄慢神态的问法,不予响应,是很有道理的。这就像已经盛得满满的杯子,怎能再容下新的呢?  四、女婆罗门老师所提的“自作”、“他作”、“非自非他作”(或说“自他共作”)当时常见的外道思想,在《阿含经》中还有许多经论及。不论是“自作”、“他作”、“共作”,都是从永恒不变自体(自性)的观点出发的,与佛陀教说的缘起法格格不入,尊者优陀夷就从这里导入缘起的教说,让女婆罗门一下子就悟入佛法的心髓,而证得了初果。  五、有关“自作”、“他作”、“共作”等非缘起的自性见,后来龙树菩萨在其所作的《中论》中,也有深刻且广泛的论破。  六、尊者优陀夷说的灭除眼等六根,不能光从字面上解读,以为那是让眼不见、耳不听等,或是残害自己的感官器官(参看故事〈佛法的修根〉)。我们当更注意到“永不再生起”(《杂阿含第二五三经》原文用“灭无余”),那是指解脱者的不再生死轮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