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教故事

盲人摸象 大萨他婆 

白象和狮子 比舍佉

锄头贤人的故事 八风吹不动

无尽灯 优波离 佛陀问病

三皈依 愚路尊者 还重吗?

一杯牛奶 金刚三昧定 

难陀出家 周利槃陀的故事

五官争功 天下第一傻瓜

一碗馄饨 目犍连救母

故事选读 地藏菩萨的故事

故事与典故 长老偈

上一页

   
 
阿含经故事选 (55)

庄春江编著

054 佛陀的无记回答

有一次,一位名叫郁低迦的外道出家修行者,到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拜访佛陀。问讯寒暄后,外道郁低迦问:

“瞿昙!世间有边吗?”

“郁低迦!这是无记。”佛陀回答。

“那么,瞿昙!世间无边吗?”

“郁低迦!这也是无记。”

“瞿昙!那,世间是常呢?还是无常?生命的本体是身体呢?还是与身体异离的?真我在死后是存在的呢?还是不存在?”

“郁低迦!这些都是无记。”

“瞿昙!您说这些都是无记,那到底您的主张是什么呢?”

“郁低迦!我以自己正觉的体证宣说,使众生得以和我一样,彻底地脱离忧苦烦恼,尽苦而正觉解脱。”

“瞿昙!那您说说看,世间到底有多少比例的人,是走您所体证的这条路出离解脱的呢?是半数?或是三分之一?”

到此,佛陀就沉默不回答了。纵然外道郁低迦再三追问,佛陀都沉默以应,不予回答。

这时,在旁边的尊者阿难心想:不能让郁低迦这位修行人,错以为他问倒了佛陀,错以为佛陀害怕了答不出来!于是,尊者阿难就接下话题,回答说:

“郁低迦!就让我打个比喻吧:譬如有一位国王,在边境建了一座十分牢固的城堡,为了安全起见,只留有一道城门进出。城门有一位守门人,聪明黠慧,擅长辨认进出的人,能阻挡所有不应当入城的人。守门人知道,城堡的外墙十分坚固,连个缝隙都没有,所有的人、畜,只能从这道门进出,没有第二个进出的可能了。郁低迦!世尊也是这样,知道所有已经出离的解脱者,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走断五盖、修四念处、七觉支这条道路而成就的,至于人数的多少,到底是世间的半数或三分之一,那就不重要了,佛陀是不会在这方面用心的。”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增支部第一○集第九五经》、《杂阿含第九六五经》。

二、经中常见佛陀以“无记”来回答的论题,共有十四项,后人称为“十四无记”,即:(一)世间常(二)世间无常(三)世间亦常亦无常(四)世间非常非无常(五)世间有边(六)世间无边(七)世间亦有边亦无边(八)世间非有边非无边(九)如来死后有(十)如来死后无(十一)如来死后亦有亦非有(十二)如来死后非有非非有(十三)命身一(十四)命身异。这十四项,《大智度论》作:“世界及我常?世界及我无常?世界及我亦有常亦无常?世界及我亦非有常亦非无常?世界及我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亦非有边亦非无边?死后有神去后世?无神去后世?亦有神去亦无神去?死后亦非有神去亦非无神去后世?是身是神?身异神异?”(《大正大藏经》二五册七四页下)比对来看,《大智度论》将“世界”与“我”并列,透露了这个论题的方向,是在论世间常住自性的有无。其中,“神”显然与“如来”、“命”同义,透露了十四无记中的“如来”不是指佛陀,而是另一个印度惯用的含意:在轮回中如如(不变)而来的生命主体。神,即是神我、真我,指的是身命的主体,也就是“命”。

三、这样看来,十四无记的前十二项,其实只涵盖了二个论题,即世间自性与真我的有无问题,因为“亦有亦无”骨子里还是“有”,“非有非无”骨子里还是“无”。而第十三、十四项也可以看成一个论题,但,严格来说,这个论题也不离“真我”的范围,所以,虽有十四项,实际上只是二个论题。再进一步论,世间自性是真我(我的自性)的反射,这样,十四无记的根本论题只在于“真我”而已。这类的论题,与佛陀主张的“缘起无我”格格不入。

四、“无记”就是“无可奉告”,为什么佛陀会以“无可奉告”回答呢?因为这些问题的本身(真我、自性),就是个错误,是“颠倒之见”,是“戏论”,是“邪见”(《增支部第十集第九五经》译作“成见”),所以,答“是”不对,答“不是”也不对,只能以“无可奉告”回答。当然,去驳斥所问的问题本身也可以,但那是离开本题,导入另一个问题,或许不是印度当时共许的答问方式。举个例子来说,过去以为地球是不动的,太阳和月亮都绕着地球转,这是“颠倒之见”。如果现在还有人以此为前提,问:太阳绕地球比月亮绕地球快还是慢?那要怎么答?答快或慢都错,那就答“无可奉告”!

五、佛陀不是什么事都回答,像外道郁低迦所问人数比例的问题,就不是佛陀所关注的。可以说,佛陀只关注于生命的解脱,以及如何教导众生解脱而已,其它不与生命解脱“专业领域”有关的,佛陀就不会投入,不会回答了。如果臆想佛陀“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或者臆想“如果佛陀活在现代,他一定也能造航天飞机”,那是“神化”的无明投射罢了,无关生命解脱的佛法。

六、另外,在《相应部第五六相应第四一经》中,佛陀曾告诫比丘们不要去想十四无记这类的议题,为什么呢?因为这类议题与佛法的修学不相应,不能帮助我们离贪、、痴,不能对我们趣向解脱有所助益。

上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