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10)

 

 

 

 

裘山山

隆莲法师传  
 

外婆叫吴顺媛,亦生在当地的书香门第之家。她的父亲年轻时曾考取孝廉方正,门下弟子甚多。隆莲的外公年轻时就与两兄弟一起在外婆父亲的门下学习。大概是外公的聪慧好学,深得外婆父亲的偏爱,故将自己美丽又贤德的女儿嫁给了他。

外公家境殷实,会做学问;而外婆的善良温顺也是出了名的,她还在做姑娘时,就因对其姑姑孝顺而闻名乡里。姑姑死后,她就开始持经奉佛。嫁给外公后,他们一直生活得很好,一连生养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

虽然他们的三个女儿个个都温良贤淑,知书识礼,可儿子毕竟是儿子。加之这个唯一的儿子又非常聪明,很会读书,18岁那年,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书院,被人们看成是“入翰林之才”。外公外婆自然更是满心欢喜,将其视为祖上积德,赐予他们的福份。

可是不如意的事情总是伴随着人们。这个极受宠爱的孩子身体却一直不好。虽然家里极尽调养,也未能彻底改变他的身体状况。外婆日日为他念经祈祷,也终未能留住他。就在他考上书院后不久即病故了。

这事对外婆的打击非常大。她难过至极,日日以泪洗面。渐渐地,眼睛就看不清东西了。

外婆的大女儿见母亲如此伤心,并且双目失明,心里很难过。她是个孝顺女儿,为了安慰母亲,也为了解除母亲晚年的后顾之忧,她当即对父母表示说,她愿意一辈子不出嫁,呆在父母亲的身边陪伴照料他们。

大女儿这么说了之后就这么做了。从那以后,她拒绝了所有说亲的人,一心一意地呆在父母亲的身边。平日里外公在外忙碌,她就陪母亲说话,照料母亲生活。她觉得自己是长女,应该负起这个责任。日子长了,方圆几十里都知道易家出了一个孝顺女儿。

可外婆的心情并没有好起来。对母亲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虽然儿子去世对她的打击是巨大的,可她也不愿因此耽误女儿的婚事,影响女儿的幸福。她多次劝大女儿,还是找个人家吧,别为妈妈耽误你一辈子。但大女儿总是固执地摇头。

久而久之,大女儿过了出嫁的好年龄,婆家也越来越不好找了。这又成了外婆的心事。

再说老二和老三,婚事也不尽如人意。二女儿(即隆莲的母亲)虽然嫁了个门当户对的人家,但婚后一年,刚刚有了外孙女,夫妻俩就因口角分开了。三女儿小时候因裹足伤了脚,成了终生残疾。他们不愿因她的残疾而将她草率嫁人,只好留在身边。这些也成了外婆的心事。

再说外公。外公在失去唯一的儿子后,心情也很沉重。但作为一家之长,他不能像外婆那样表露出来。他只能将这种伤心深埋在心底。一天到晚忙个不停,以减轻心里的悲痛。这样一来,经常累得发脾气,身体也越来越差,又添了外婆的心事。

这种种心事重重心事,使外婆觉得除了向菩萨祈祷别无它路。她更加笃信佛教了,每天都摸摸索索地去经堂,烧香拜佛,诵念经文,并长斋吃素。

在外婆的影响下,隆莲的母亲和两个姨妈,也都成了虔诚的佛教徒,家里的佛文化氛围浓得化不开。隆莲便是在这样的氛围里长大的。

易家不易

隆莲自小就生活在易家巷的外公家里。

外公易曙辉,字晴窗,是清朝光绪年间的举人,很有学问。他年轻时连考几次最后中的是副榜,遂放弃科举之路,开始当老师。他一直是嘉定高等小学的校长,后来还担任了乐山县修志局总纂。一生培养教育了许多人才。学生中最著名的,要算我国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诗人郭沫若了。郭沫若的小学毕业证书,就是隆莲的外公亲自签发的。郭沫若在他的自传第一卷《少年时代》中,也曾多次提到这位“易校长”,还说这位易校长非常严厉。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