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43)
       

 

隆 莲


 

 

 

 

 

裘山山

 

 
 

隆莲的父亲以一个知识分子的敏锐,看出了国民党行将灭亡、共产党深得人心的大趋势,故不愿与他们为伍。县长要他对“反共救国军”表态时,他沉吟道:我看救国可以,反共就不必了吧。

县长一听这话,就拉了下来。其他一些顽固分子也瞪着他。隆莲父亲见此情形,自知得罪了他们。他知道这些人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的,就赶紧和隆莲的母亲一起,离开乐山来到成都。

很快,成都就和平解放了。这是一九四九年的十二月。

成都解放后,隆莲亲眼见到新的政府尊重宗教人士、保护庙宇,并率领着中国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努力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便打心眼里拥护。她觉得中国有望了,人民有望了,佛教事业也有望了。自己可以更加安心地研究佛教、弘法利生了。

那年她刚好40岁。

受命译经书

第二年春天,能海法师交给了隆莲一项重要的任务,即请她翻译藏文的《入菩萨行论广解——杰操注》十卷。

但就在这时,她的父亲不幸病逝了。

父亲还来不及过上好日子,来不及看到女儿的成就,就因脑溢血而猝然去世。隆莲的心情十分悲痛。她和几个弟弟一起安葬了父亲。然后克制着自己悲痛的心情,来到石羊场的草庐,潜心投入到翻译经书的事业中。她觉得只有认真治学才是对父亲最好的怀念。

这部《入菩萨行论广解》是一部重要的佛学著作,是能海法师去西藏学经时带回成都的。原先也有一个汉文译本,为北宋一个僧人所译。但译得不全,且文字艰涩,又无注解,很难供人学习。能海法师知道隆莲已学习掌握了藏文,并且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基础,可以胜任此任。便将此任委派给她,隆莲欣然从命。

此经书的作者,系公元八世纪的高僧寂天论师。他原先是个王子,因不满王族空虚享受奢靡的生活,在即将接王位时出走到东印度,后在那烂陀寺出家,改名寂天。出家后他勤奋好学,博览群经,广结要义,著作虽然不多,却都是从实践中来的,倡导一种求实的学风。这部《入菩萨行论广解》,“堪称寂天毕生治学之结晶。故藏传佛教行人,均奉为圭臬。”(隆莲语)。

隆莲以她的智慧和才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将这部书的颂文和杰操大师的注解全部翻译了出来。前有颂文七百一十五颂,后有广解12万余字。译出后她即请能海法师审阅。能海法师感到很满意。隆莲就用其工整的小楷,将全书誊写出来。

但当时刚刚解放,百废待兴。一时还无人能顾上印行经文这种事。隆莲就将书稿小心地收藏了起来。几经风霜雨雪,躲过十年浩劫,终于幸存下来。四川尼众佛学院成立后,隆莲将此稿复印出若干,作为学院的教材。后来送去请赵朴初先生写序。赵老看后,认为该书很有价值,不仅写了序,还将书稿交给金陵刻经处,请他们刻印成书,并准备收入到续藏之中。

隆莲觉得她终于可以告慰于能海老上师了。

“没钱我也愿意干”

解放后,政府组织各寺庙的僧尼参加生产,号召大家用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爱道堂在监院能潜师的带领下,将历年积蓄集腋成裘,成立了爱道堂纺织生产组,纺纱、捻线、织布,然后背到街上去卖,形成了一条生产线。女众们自食其力,维持着爱道堂平静的生活。

因能潜师善于管理,爱道堂的生活井然有序,一些外地没有依靠的比丘尼也投靠到了爱道堂,爱道堂一时兴旺起来。

但要隆莲去纺纱织布,不要说大才小用,也实在是难为她。但她又不想沾大家的光,什么事不做呆在那里吃闲饭。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