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47)
       

 

隆 莲


 

 

 

 

 

裘山山

 

 
 

与隆莲一直共患难的爱道堂监院能潜师,以为她这一去不会再回来了,一定是到北京还俗去了,因此非常伤心,忍不住哭了起来。

她这一哭,马上传染给了旁人,于是一个个都哭了起来。一时间,站台上哭声一片。

见此情景,隆莲很感动。她克制着自己的感情,微笑着对众人说:你们放心吧,我是去工作,我不会还俗的。我要还俗,还用得着上北京去还吗?工作完了,我一定回来。

静师父也一再安慰大家说,莲师这次是去北京做弘扬佛教的大事业,一定不会还俗的。她也一定会照顾好她的生活的。等工作完成了,一定回到大家的身边来。

隆莲又对能潜师说,爱道堂就靠你了。有你在,大家就有依靠。

能潜师点点头。她的确是个好当家。解放初,爱道堂就是靠了她的妥善管理,留住了许多僧人。当时她见局势有些混乱,就用常年省吃简用攒下的一些钱,买了一些粮食、油和煤储藏起来。后来许多寺庙果然都断了顿,一些出家人只好弃庙四散。而爱道堂的僧人却靠着能潜师的这些储备坚持了下来,并且还收留了一些从外地投靠到来的尼僧。

隆莲一一叮嘱,能潜师和众尼僧依依惜别。

火车终于开动了,载着隆莲和静师父,载着站台上众多的情谊,离开成都驰向北京。

抱病修书

隆莲到北京后,被安排住在市郊的通教寺。之后,即专心投入了编写工作。

当时她的身体很不好,除了肠胃病外,主要就是解放前夕落下的神经衰弱症,常常失眠,头痛。这非常影响工作。

但既然已经接受了这一工作,她是决不会打退堂鼓的。于是她强忍着病魔的折磨,坚持编写工作。

她抱病撰写了中国佛教人物中“圆测”、“怀素”、“窥基”、“普光”、“慧沼”、“智周”、“智旭”等人的传记;撰写了中国佛教经籍中的《普贤行愿品》、《贤愚经》、《菩萨戒本》、《四分律》、《僧律》、《四十二章经》;《百喻经》、《造像量度经》、《四分律行事钞》、《比丘尼传》等篇章,和有关中国佛教教理中的《别解脱戒》等。共十七篇。

这些文章的英译稿已被斯里兰卡佛教百科全书所采用,并于60年代出版发行。汉文原稿则由中国知识出版社编入了《中国佛教》第二、三、四辑中,于一九八二年八月至一九八九年五月出版发行。其中第二辑重印三次,印数达2、3万册。

除此外,她还参加了《大百科全书·宗教卷》的编写,撰写了十二条,包括《律经》等专文,及《支娄迦谶》等人的传记,共约近万言。该书已于一九八八年出版。

隆莲没有辜负老上师和各位大法师的厚望,出色地完成了编委会所交给她的编撰任务。到北京的第二年,即一九五七年十一月,中国第二次佛教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隆莲作为四川省的佛教代表参加了会议。在这次大会上,隆莲被选为常务理事。

在完成任务之余,她利用每天晚上的空余时间,潜心阅读 “三藏”经书。

所谓“三藏”,包括经藏、律藏、论藏,几乎收入了所有的佛教经典著作。能够“阅藏”的人,是非常受佛门尊敬的人。不但要有扎实的古典文学功底,还须有坚强的毅力和耐心,不受任何干扰,不间断地一直读,读三年之久才可能读完读懂。

隆莲在那段时间里,抓紧点滴时间将其中的大部分都看完了,这使得她原来就比较扎实的佛学功底更加深厚了。

邓大姐接见

亲自领导编纂委员会工作的周恩来总理,在听取汇报时惊奇地发现,编委会里居然有一位年轻女性。隆莲当时47岁,虽说已是中年人,但与其他参加编写工作的老法师比,实在是太年轻了。何况她又是唯一的比丘尼。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